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潭新叶落,庾信迥添愁。
门掩千家雨,寒归万井秋。
戈船横浙水,铁骑绕虔州。
昨夜金章下,传封恩泽侯。
这首诗描绘了延平之地的秋日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江潭新叶落,庾信迥添愁”以落叶象征时光流逝和季节更迭,庾信的典故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哀愁。颔联“门掩千家雨,寒归万井秋”通过雨打千家门的形象,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寒归万井秋”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寒冷与萧瑟。
颈联“戈船横浙水,铁骑绕虔州”描绘了战争的场景,戈船与铁骑的并置,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也暗示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尾联“昨夜金章下,传封恩泽侯”则表达了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与希望,希望朝廷能带来安宁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朝廷恩赐的感激,情感深沉而复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不详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匹马秋来趁落霞,风尘自笑老生涯。
乌啼似拥山城鹊,菊碎初开小县花。
渡口渔人收晚棹,沙头津吏候征车。
昨来野店频投宿,记在桥南三两家。
画毂无歌行路难,连朝星露点征鞍。
江城鱼火通沙县,山郭园林入永安。
老吏漫持秦法律,诸生还睹汉衣冠。
太平风景无多处,竹马儿童仔细看。
去岁兹辰绝命年,椎心不敢恨苍天。
定知叔宝神难寿,虚拟相如病未痊。
血溅长堤留碧草,魂归小阁亦青毡。
哭君一字肠堪断,夜半山空叫杜鹃!
园林回首最堪悲,别院新开病起迟!
瘦骨岂知埋马革!壮心不分死蛾眉。
伤予竟丧童乌子,痛汝曾无伯道儿!
南院荒凉成废宅,哀哀寡妇哭江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