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其二)

长庆之四年,张韶起为贼。

卜者苏元明,从中傅之翼。

内坊紫草车,刀仗载叵测。

阑入银台门,遽有百夫匿。

公然清思殿,登榻来对食。

挥兵杀阍者,呼斗势孔棘。

桓桓神策军,禁厢备番直。

军使康艺全,入讨不待敕。

渫血到天阶,扫平战亦力。

遂笞诸门监,当司递黜陟。

是时方镇谁,精勤讲供亿。

新进打球衣,罨画金丝织。

宰相李与牛,生平工默默。

非无裴晋公,行吟甘去国。

昌黎悲送穷,谗诤方交逼。

何况玉溪生,潦倒无人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清代王芑孙的《读史(其二)》描绘了一段唐朝历史事件,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了张韶叛乱及其影响。诗中提到的卜者苏元明、清思殿、神策军、宰相李与牛等都是历史人物或地点,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动荡。

首句“长庆之四年,张韶起为贼”点明了时间背景和事件主角,接下来描述了卜者苏元明的介入和宫廷内的混乱。“阑入银台门,遽有百夫匿”形象地展示了叛乱者的嚣张气焰。在清思殿的对峙中,局势紧张,“挥兵杀阍者,呼斗势孔棘”。

随后,神策军迅速行动,军使康艺全果断出击,平定了叛乱,“渫血到天阶,扫平战亦力”。诗人借此赞扬了军士们的英勇和朝廷的果断应对。接着,诗中批评了某些官员的玩忽职守,如“遂笞诸门监,当司递黜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朝政的讽刺,指出宰相李与牛虽然看似默默无闻,但实则在背后操纵权力,“新进打球衣,罨画金丝织”,暗示了权贵的奢华。同时,诗人提到了裴晋公和玉溪生(李商隐)的遭遇,表达了对贤能被排挤和才华被忽视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细节描绘和讽刺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政治生态。

收录诗词(44)

王芑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其三)

带剑云龙门,《晋书》事略录。

持梃慈庆宫,明臣争聚族。

要其事皆疑,浅深随所鞫。

有元既崇佛,演揲变国俗。

因多内道场,蕃梵往来熟。

缁素久淆讹,蘖芽遂潜伏。

妖僧高菩萨,蕴谋成反覆。

千户王著者,相倚为背腹。

其时驾在行,诸臣递入宿。

仓猝非所虞,刀光闪笼烛。

堂堂张九思,奋起快歼戮。

事平第其功,忠勇九思独。

衅由用事臣,祸被宫省酷。

然犹未入中,亦未惊辇毂。

女子小人间,前修费商榷。

冢宰领宫中,《周官》义可复。

形式: 古风

读史(其四)

滑台故岩州,魏晋积战争。

本缘滑氏垒,增之以为城。

兼有逯明址,未随陵谷更。

坚崄不可攻,曩牒载分明。

兵法贵攻瑕,何事以力征。

其民俗刚武,夏育所自生。

至今雄鸡冠,上冢祭结缨。

古城筑来久,或空蒸土成。

不容卓锥刺,安有一炮轰。

火攻良下策,穴之讵能倾。

台前赤眉聚,山上白马鸣。

元戎虓如虎,分树荡寇旌。

梯登既云属,烽举亦雷惊。

灭此乃朝食,不觉老我兵。

宰相须读书,有将皆韩彭。

谋帅取敦诗,悦学利师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张船山检讨见和画兰词作此奉酬来简有近日同梦人病心颇不乐语因为遣之

一阕新填楚客词,春风齐著画兰枝。

笔随意转君无匹,话到慎真我亦痴。

临镜双鸾相向处,隔花雏凤欲飞时。

山斋有客无聊甚,何日携尊共论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洗象歌

宣武门前传洗象,打鼓扬旗作仪仗。

六街女士凭玉河,并驻双轮笑相向。

玉河水涨碧于油,赤脚乌蛮手挽钩。

回波深入一千尺,大客堪容七百头。

岿然莫虑临波却,斗胆乍移前右脚。

横流卷鼻飞半天,不律仪来总难缚。

蛮奴抚象灵如鼠,象视蛮奴爱如父。

双帚浮尘为扫除,四蹄触石齐欢舞。

欢舞凭谁叫管弦,欢声两岸动云軿。

回看瑞象鸣钲去,翻愧痴龙枕水眠。

魁梧体貌宁求异,一洗年年喜循例。

白额长教铁圈笼,南山悔自争牙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