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寺银杏

太傅堂前樾荫奇,遥临江树影参差。

飞柯未展长驱志,老干犹疑左次旗。

魂逐八公山上草,恨留召伯埭前枝。

佛灯黯淡留馀侗,不异桓伊奏笛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法云寺中一棵银杏树的景象与寓意。诗人以“太傅堂前樾荫奇”开篇,巧妙地将银杏树置于历史与文化背景之中,暗示其非凡之处。接着,“遥临江树影参差”,通过描绘银杏树的倒影在江面上摇曳不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飞柯未展长驱志,老干犹疑左次旗”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银杏树枝叶未展的形态比作蓄势待发的勇士,而老干则似旗帜般稳重,既展现了树木的生命力,也暗含着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魂逐八公山上草,恨留召伯埭前枝”进一步深化了银杏树的形象,通过与古代两位贤臣(八公山的谢安和召伯埭的召伯)的典故相联系,赋予银杏树以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深意,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英雄事迹的怀念。

“佛灯黯淡留馀侗,不异桓伊奏笛时”最后两句,诗人将银杏树与佛教文化以及音乐艺术相融合,通过“佛灯”的暗淡与“桓伊奏笛”的情境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银杏树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法云寺银杏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读宋陈丞相宜中占城道上诗

当时大有吴门客,目断天南奉使槎。

厓海黑风吹梦散,冬青到底不开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晁无咎芳仪曲后

淝上英雄事已遥,永宁宫春久萧寥。

小周后正号咷甚,又报王姬入大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过蕃釐观坐冬青树下得一律

宋人真不道,拜杖到琼花。

讵敢怼君父,居然殉国家。

李姜同血泪,章蔡已虫沙。

只有冬青树,长荣度岁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明洪武钦定五权歌为嶰谷兄弟作

遐稽古哲王,所先在算命。

曰律度量衡,以持威斗柄。

审数物不淆,审物施悉称。

三时按其程,八节谐厥令。

春半禾初生,忽微未足订。

夏至禾见秒,晷景中天映。

秋半秒告成,平准可谛定。

积秒得分分得铢,因而重之以次竟。

左旋为规右旋矩,摄尽奇零无滞剩。

羊山黍适均,昆山竹最胜。

苍苍太古铜,雅肖君子行。

关石叶元声,雄雌互酬应。

六燕兼五雀,即以通物性。

后王治术疏,有惭作者圣。

秦权与汉权,盈缩多累更。

递传至唐宋,所悬或径廷。

延祐有圜环,经世典堪证。

虽然精意愧古初,要为列朝资考镜。

猗与明高皇,雄才难缕罄。

当年诸群雄,剪除岂易逞。

重轻各有差,浪举即为病。

急权武昌军,远通察罕聘。

回辔扫淮张,长驱下幽并。

揆时度势良已难,成功岂曰由侥倖。

所惜三相公,秉均稍伤佞。

犹喜去邪决,揆席弗终横。

南天奠钟鼎,奉常陈笙磬。

太宰平铨司,大农训市正。

鸿胪与大行,法守均以靖。

冬官下百工,四方歌无竞。

茫茫易代来,宗器伤孤另。

何来御府钟,忽供词流咏。

莫道此琐琐,事曾关七政。

不见璿与玑,犹委蒋山径。

吾侪多好事,感物成漫兴。

论易谁传得一斤,窃恐卮言自道听。

论文空思扛千钧,窃恐别裁为世憎。

为君作放歌,吾徵在史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