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

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

叨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

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

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

松色落深井,竹阴寒小山。

晤言流曦晚,惆怅归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在法座下听讲,白天的大门还紧闭。
我有幸与宁静之人同来,正逢云层高远悠闲。
寂静的佛堂内,明亮如虚无的白昼。
千盏明灯照亮智慧之心,面容清瘦如玉般洁净。
松树的影子落在深深的井中,竹林的阴凉笼罩着小山。
交谈直到夕阳西下,心中充满离别的惆怅,回到人间世界。

注释

律座:指佛寺中的讲经台。
昼门:白天的大门。
静者:指修行者或有修养的人。
高云闲:形容云层高远而闲适。
方丈:佛寺中的住持或僧房。
虚白:空灵明亮。
千灯:象征智慧之光。
清羸颜:清瘦而有神采的面容。
松色:松树的色彩。
深井:比喻深远的心境。
竹阴:竹林的阴影。
晤言:面对面交谈。
流曦:流动的夕阳光线。
惆怅:忧郁、感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佛教生活图景。"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表明早晨进行禅定修持,直到白天时分寺门还未打开,这反映出僧众们严格遵守清规。

"叨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则显示诗人与同道静修之士相聚,恰逢悠闲的时光,心灵得以在高远的境界中徜徉。

"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进一步描绘了寺院内外的宁静与纯洁,方丈即僧房之意,寂静而不被打扰;莹然则形容环境之清新,与心灵之净化相呼应。

"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诗人以千灯比喻智慧之光芒,并以片玉比喻清澈见底的心灵,这里暗示了佛法的明晰与心灵的洗涤。

"松色落深井,竹阴寒小山"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松树的颜色如同深井之水,竹丛投下清冷的阴影,是对寺院周遭景色的细腻刻画。

最后,"晤言流曦晚,惆怅归人寰"表达了诗人在和尚的房间中与他人交流思想时光的流逝,以及心中对于俗世的渺小与无常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的细致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是一首充满禅意和佛法精髓的佳作。

收录诗词(80)

欧阳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所恨二章(其一)

相思君子,吁嗟万里。亦既至止,曷不觏止。

本不信巫,谓巫言是履。

在门五日,如待之死,有所恨兮。

形式: 古风

有所恨二章(其二)

相思遗衣,为忆以贻。亦既受止,曷不保持。

本不欺友,谓友情是违。

隔生之赠,造次亡之,有所恨兮。

形式: 古风

汝川行

汝坟春女蚕忙月,朝起采桑日西没。

轻绡裙露红罗袜,半蹋金梯倚枝歇。

垂空玉腕若无骨,映叶朱唇似花发。

相欢谁是游冶郎,蚕休不得岐路旁。

形式: 古风

江夏留别华二

弭棹已伤别,不堪离绪催。

十年一心人,千里同舟来。

乡路我尚遥,客游君未回。

将何慰两端,互勉临岐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