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叔父金部挽辞别二首(其二)

学比我公常恐后,身于馀子似蒙知。

心惊并直仪曹夜,泪尽孤吟海浦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为叔父金部所作的挽辞之一,表达对叔父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和直接抒情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叔父人格魅力的深刻认识和情感的真挚流露。

首句“学比我公常恐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问修养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叔父学识渊博的钦佩。诗人自谦自己在学问上总是担心落后于叔父,这种谦虚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叔父的尊敬和崇拜。

第二句“身于馀子似蒙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在众多同辈中的渺小感,仿佛只有叔父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既是对叔父知音般的存在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在社会地位和认知水平上的自我定位。

接下来的“心惊并直仪曹夜”,描绘了诗人深夜时分,因叔父的离世而心生恐惧的情景。这里的“并直仪曹”可能是指在官场或某种正式场合中,暗示叔父在这些场合中的正直形象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叔父人格的敬重。

最后一句“泪尽孤吟海浦时”,则是诗人面对叔父去世时的哀痛之情。在海边独自吟唱,泪水已尽,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孤独。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叔父的深切悼念,也展现了诗人面对失去亲人时的无助和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叔父生前形象的回忆和逝去后的哀思,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和对逝者无尽的怀念。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一)

瓜瓞传仙裔,鸤鸠媲积功。

龙章看子贵,鹤发与夫同。

褕翟丹青里,珠襦鼓吹中。

秋原送车泪,斜日起西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二)

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

吉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

桓碑空复古,蒿里不知春。

应夺居庐念,朝廷伫弼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其一)

指李仙源后,兴唐帝胄馀。

家传湖北句,人诵岭南书。

知子唯宾客,扬名属起居。

平生操史笔,遗事一欷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其二)

相国家风独,夫人壸范如。

宝珈宜服象,文锦合轩鱼。

感慨温成议,光华庆寿馀。

非夫闻敌退,应愧此生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