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浣溪沙.十六夜

玉乱香忙午夜天。氍毹红暖正初筵。

佳月怜人浑不减,昨宵圆。

绛蜡消风欢未足,踏灯须又待明年。

好倩凤箫吹到晓,怕花瞑。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浣溪沙·十六夜》是徐灿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欢乐与期待。"玉乱香忙午夜天",开篇即展现出华美的场景,玉器碰撞声与香气弥漫,营造出浓郁的夜宴氛围。"氍毹红暖正初筵"进一步描绘了地毯上红艳温暖的宴会,暗示着热闹的庆祝。

"佳月怜人浑不减,昨宵圆",词人借明亮的月光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团圆的喜悦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减少。"昨宵圆"三个字简洁有力,勾勒出昨晚满月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绛蜡消风欢未足,踏灯须又待明年",蜡烛燃烧,微风吹过,欢乐的气氛还未消散,然而词人意识到这样的欢乐时光转瞬即逝,只能期待来年再聚。"踏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赏灯的习俗,表达了对下一年相聚的期盼。

最后两句"好倩凤箫吹到晓,怕花瞑",词人希望美妙的音乐能延续到天明,但又担心随着夜色渐深,花朵也会沉睡,暗含了时光易逝和珍惜当下之意。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节日的喜庆气氛和对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100)

徐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明深、明霞,又号紫言(竹字头)。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字:湘苹
  • 号:深明
  • 籍贯: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
  • 生卒年:约1618-1698

相关古诗词

卷中临江仙.系舟

寂寞汀洲春欲暮,数声杜宇帆收。

夕阳斜系小孤舟。绿沉嘶马路,红点榜人头。

烟柳易残人易老,几多闲闷闲愁。

澹云朦月伴鱼钩。一春消息事,已付水中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卷中临江仙.病中寄素庵

病枕不知寒日午,起来愁雪弥漫。

玉红笺纸腻双鸾。恹恹半息,强写个平安。

几日离愁愁未了,今朝又上眉端。

丁宁春老且为欢。薰风虽软,莫便试轻纨。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卷中临江仙.闺情

不识秋来镜里,个中时见啼妆。碧波清露殢红香。

莲心羞结,多半是空房。

低阁垂杨罢舞,窥帘归雁成行。梦魂曾到水云乡。

细风将雨,一夜冷银塘。

形式: 押[阳]韵

唐多令.感怀

玉笛送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高楼。

寒月羁人同是客,偏伴我、住幽州。小院入边愁。

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

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