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色岂相负,小园仍有花。
绕栏吟落日,拾径得残葩。
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
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李简夫秋园》。诗人通过对秋季小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生机。"秋色岂相负"表达出对秋景的赞美,暗示了秋天并未因凋零而辜负人们的期待。"小园仍有花"则揭示了园中仍有花朵盛开,展现出秋日的斑斓色彩。
"绕栏吟落日"描绘了诗人漫步栏边,欣赏着夕阳西下,吟咏诗句的场景,流露出闲适与诗意。"拾径得残葩"则写诗人沿着小径行走,偶尔还能捡到散落的花瓣,体现了秋日的宁静与衰败之美。
"菊细初藏蝶"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菊花虽小,却吸引蝴蝶来访的情景,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桐疏不庇鸦"则通过稀疏的梧桐树无法遮蔽乌鸦,表现出自然界的空旷与寂寥。
最后两句"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提醒人们在游赏时要用心体会,因为美好的时光如霜雪般易逝,只能留下短暂的痕迹。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园景,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时光的珍惜。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鬓发年来日向衰,相宽不用强裁诗。
壮心付与东流去,霜蟹何妨左手持。
花发黄鹂巧言语,池开杨柳斗腰肢。
劝君行乐还听否,即是南风苦热时。
连宵暑雨气如秋,过客不来谁与游。
赖有澹台肯相顾,坐令彭泽未能休。
琴疏不办弹新曲,学废谁令致束修。
惭愧邑人怜病懒,共成清净劝迟留。
远客安长道,低蓬称小溪。
云添湿帆雨,舟滞没篙泥。
草绿耕牛健,村深候鸟啼。
陶翁方作令,归去未成题。
朽株难刻画,枯叶任凋零。
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
山牙收细茗,江实得流萍。
颇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