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二十四首(其五)

怡神在灵府,皎皎含清澄。

仙经不吾欺,轻举信有徵。

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

岂非阴功著,乃致白日升。

焉用过洞府,吾其越朱陵。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愉悦心灵在深处,明亮纯净如水清。
仙人之言不欺我,轻松飞升确实有凭证。
往昔渴望修道心,如今果然得天怜悯。
难道不是因善行显著,才使得如同白日般飞升。
何须穿越仙人洞府,我将超越那朱红色的天门。

注释

怡神:使心情舒畅。
灵府:心灵深处。
皎皎:明亮洁白的样子。
清澄:清澈透明。
仙经:仙人的经典或法诀。
不吾欺:不欺骗我。
轻举:轻易地飞升。
信有徵:确实有证据。
畴昔:往昔,从前。
希道念:渴望修道的念头。
而今:如今。
天矜:上天怜悯。
岂非:难道不是。
阴功:暗中积下的功德。
著:显著。
白日升:像白日升起般光明正大地提升。
焉用:何须,何必。
过洞府:穿越仙人的居所。
吾其:我将。
越朱陵:超越那朱红色的天门,比喻达到更高境界。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道家色彩的诗歌,描绘了诗人与神灵交流、修仙索隐的境界。"怡神在灵府,皎皎含清澄"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深处的清明,这里的“灵府”可能指的是心灵的深处或者是通往仙界的入口。

"仙经不吾欺,轻举信有徵"则显示了诗人对修仙之道的笃信,以及对于成仙征兆的期待。这里的“仙经”指的是修炼成仙的秘籍或指导书,而“轻举”则表明达到某种境界后,成仙变得容易。

"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这一句,则是诗人对过往修行时的渴望与现在已经获得神恩的喜悦。这里的“畴昔”指的是过去,“希道念”表达了对道的向往,而“而今果天矜”则说明现在已经得到了天赐的帮助。

"岂非阴功著,乃致白日升"这一句强调了积累阴德的重要性,以及这种修为能够带来光明正大的成就。这里的“阴功”指的是不求回报、默默付出的善行,而“白日升”则象征着光明与提升。

最后两句"焉用过洞府,吾其越朱陵"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仙界的向往。这里的“洞府”可能指的是通往更高境界的入口或者是道家修炼的地方,而“朱陵”则是一种仙境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以及对道教修行方法的信任和向往。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仙二十四首(其六)

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

孰谓姑射远,神人可同嬉。

结驾从之游,飘飘出天垂。

不理人自化,神凝物无疵。

因知至精感,足以和四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游仙二十四首(其七)

碧海广无际,三山高不极。

金台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霞液朝可饮,虹芝晚堪食。

啸歌自忘心,腾举宁假翼。

保寿同三光,安能纪千亿。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游仙二十四首(其八)

将过太帝宫,暂诣扶桑处。

真童已相迓,为我清宿雾。

海若宁洪涛,羲和止奔驭。

五云结层阁,八景动飞舆。

青霞正可挹,丹椹时一遇。

留我宴玉堂,归轩不令遽。

形式: 古风

游仙二十四首(其九)

欲超洞阳界,试鉴丹极表。

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导我升绛府,长躯出天杪。

阳灵赫重晖,四达何皎皎。

为尔流飘风,群生遂无夭。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