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将过太帝宫,暂诣扶桑处。
真童已相迓,为我清宿雾。
海若宁洪涛,羲和止奔驭。
五云结层阁,八景动飞舆。
青霞正可挹,丹椹时一遇。
留我宴玉堂,归轩不令遽。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意象的诗歌,描绘了诗人游历仙界的情景。开篇“将过太帝宫,暂诣扶桑处”两句,设定了诗人即将经过道教中的至高神坛——太帝宫,并临时前往传说中东海的扶桑树(即扶摇直上天之木)所在的地方。这里既展现了诗人的仙行,又映衬出其超凡脱俗的意境。
“真童已相迓,为我清宿雾”则描绘了一位仙童前来迎接,帮助诗人驱散心头的迷雾。这不仅是对仙界纯净氛围的描写,也象征着智慧和启迪。仙童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代表着纯洁无瑕、通晓道理的存在。
“海若宁洪涛,羲和止奔驭”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平静的大海与奔腾的马车做对比,表达了仙界超脱世俗纷争的境界。这里的“羲和”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天地运行之神,能够调控自然界的秩序。
接着,“五云结层阁,八景动飞舆”则是对仙界壮丽景色的描绘。“五云”象征着极高的境界,而“八景”可能是指仙界中的八大奇观。诗人通过这些画面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触摸天界的美妙体验。
“青霞正可挹,丹椹时一遇”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难得的缘分与机遇。“青霞”常象征着仙境或高洁的境界,“丹椹”则可能指的是仙果或灵芝等吉祥之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次奇遇的珍惜和庆幸。
最后,“留我宴玉堂,归轩不令遽”两句,是诗人被留在仙界享受宴席之乐,并且希望不要急于返回尘世。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欲超洞阳界,试鉴丹极表。
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导我升绛府,长躯出天杪。
阳灵赫重晖,四达何皎皎。
为尔流飘风,群生遂无夭。
予因诣金母,飞盖超西极。
遂入素中天,停轮太濛侧。
若华拂流影,不使白日匿。
倾曦复亭午,六合无暝色。
道化随感迁,此理谁能测。
九龙何蜿蜿,载我升云纲。
临睨怀旧国,风尘混苍茫。
依依远人寰,去去迩帝乡。
上超星辰纪,下视日月光。
倏已过太微,天居焕煌煌。
停骖太仪侧,整服金阙前。
肃肃承上帝,锵锵会群仙。
鸿炉发灵香,广庑张钧天。
玉醴洽中座,霞膏充四筵。
良期无终极,俛仰移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