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社园饯春

又牡丹阑,酴醾到、花底清尊相属。

春光留不住,尽临岐珍重,坠欢金谷。

燕蹴英飞,莺呼客醉,何减当筵丝竹。

东风多情甚,护残红一半,艳娇香足。

奈禅榻閒心,锦城芳事,暗生枨触。春归休怨速。

送春句、还许年年续。且试问、玄都新树。

凝碧荒波,几乘除、望中华屋。

一片苍茫感,频伫立、夕阳栏角。渐零落,贞元曲。

弦涩孤调,空和啼鹃声促。梦余漫题小录。

形式:

鉴赏

这首《大酺·社园饯春》是夏孙桐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一首词,词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的开篇“又牡丹阑,酴醾到、花底清尊相属”,描绘了春日里牡丹与酴醾竞放的美景,花下宴饮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繁华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下来“春光留不住,尽临岐珍重,坠欢金谷”几句,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与珍惜之情,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燕蹴英飞,莺呼客醉,何减当筵丝竹”描绘了春日宴会上热闹欢快的场景,燕子在花间飞舞,黄莺的歌声引得宾客陶醉,仿佛连丝竹之音也增添了春日的欢乐气氛。然而,“东风多情甚,护残红一半,艳娇香足”一句,笔锋一转,以东风的多情反衬出春光的短暂,即使尽力保护,仍难留住残花的美丽,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奈禅榻閒心,锦城芳事,暗生枨触”则进一步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感慨,禅榻上的闲心难以抵挡锦城芳事的触动,内心的惆怅与外界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词的情感深度。

“春归休怨速。送春句、还许年年续”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但同时也寄希望于每年都能有新的春天到来,以此来延续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期待。

“且试问、玄都新树。凝碧荒波,几乘除、望中华屋”则将目光转向历史与文化,询问玄都新树是否能带来新的希望,凝碧荒波中的中华屋是否还能见证历史的更迭,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深深眷恋。

最后,“一片苍茫感,频伫立、夕阳栏角。渐零落,贞元曲。弦涩孤调,空和啼鹃声促”描绘了一幅苍茫的景象,夕阳下的栏杆旁,诗人伫立沉思,面对着逐渐凋零的景象,内心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整个词在情感上由欢快转入深沉,最终在苍凉与哀愁中结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时光、历史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银婚赠内。夷俗以结婚历五十年为金婚,三十年为银婚,银婚人所恒有。余续娶凡三,最后已近五旬,今犹白头偕老,差可纪也,戏赋此解

半百新郎,转瞬耋年,阅三十春。

笑老夫落拓,砚仍磨铁,阿婆涂抹,鬓亦如银。

黻佩荣抛,糟糠味耐,留得沧桑历劫身。

聊相慰,这杨稊结果,未让松筠。回看世变浮云。

便富贵、神仙何足论。

但陶潜归后,琴尊无恙,孟光老去,井臼犹勤。

夕以永朝,唱余和汝,自把俚谣下酒频。

他年事,少鸿篇封禅,付与文君。

形式:

锁阳台.陶斋昔赴欧西考察政治,购埃及古刻甚夥。余得其造像拓本,或云五千年前女王也。袒胸被发,冠如鸟形,手执镜制,甚异。无题识,徵同社赋之

金塔遗封,碧珉荒迹,争看绝域蛾眉。

青禽覆额,加冕属阏氏。

顾影春风美满,冰奁封、纤腕新持。

休轻道、无盐刻画,裸国少妍姿。

骞槎曾载石,摩挲翠墨,鞮译传疑。

已镌苕字翳,云雨迷离。

增我伊川一叹,蛮妆遍、举国东施。

空依约、风鬟雾鬓,海外补宫词。

形式: 押[支]韵

高阳台.冯志青龙华饯春图

钿毂芳尘,红楼梦迹,寻春春向谁边。

拾翠人逢,衣香惯惹吟鞭。

东风十里淞南路,任消磨、金粉年年。

比天台、一饭胡麻,本事流传。

欢场例有团沙感,话杜郎丝鬓,倦对茶烟。

小字冰缣,诗心为致缠绵。

桃花人面依然在,唤真真、画里相看。

只愁它、玉树残歌,咽尽啼鹃。

形式:

高阳台.傅沅叔属题其聘室聂稚梅女士诗扇遗墨

玉镜留盟,蕊珠证果,彩鸾一纸人间。

攀桂仙郎,艳称璧合良缘。

娲皇莫补情天缺,望银河、风引舟还。

护遗芬、宝扇徵题,故剑同看。

黄门老去犹追感,诵凄清诔笔,永眷钗钿。

慧业三生,外家曾溯渊源。

粲花诗句簪花字,付燃脂、集里流传。

丽金箱、片羽光芒,增色彤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