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尧舜君民学,吾儒共讲磨。
一毫如有愧,其若此堂何。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圣先贤尧、舜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孔子学说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决心。"尧舜君民学"指的是尧、舜时代的治国理政之道,这里的“君民学”也暗含了儒家学说的核心,即君子之道与教化民众的重要性。
"吾儒共讲磨"则表明诗人所属的儒家学派共同研讨和琢磨这些古圣先贤的智慧。这里,“共讲磨”强调了儒家学者之间的交流、讨论与不断深入理解古籍经典的过程。
下一句"一毫如有愧,其若此堂何"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情。在这句话中,"一毫如有愧"意味着如果自己在学问上有丝毫的不足,都会感到内心的不安和愧疚。而"其若此堂何"则是在询问,如果连这座堂(尊安堂)都不足以象征自己的修养,那么还有什么地方能让自己觉得满意呢?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以及对个人学识和道德修为的严苛要求。同时,通过提及“此堂”,也反映出尊安堂作为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在当时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先以一诚格,斯能众正招。
要来堂下蔑,勿徇帐中超。
不早浮槎去,焉能罔水行。
叩舷谁共语,载不尽高情。
窗外风声又雪声,初更展转到三更。
枕边自作推敲态,吟得诗成梦亦成。
三两人家松柏林,翁垂霜发媪钗荆。
儿耕妇织输官了,山茗村醪乐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