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己卯五月十四日,集贤院池上忆壬申丙子与琴南两度游此,用白石韵

万荷深处,话闲云,曾约同舟仙侣。

一叶浮香人不见,还对冷红无数。

此际江南,娟筠小簟,坐稳横塘雨。

相思赋就,画屏多少新句。

笑我尘鬓丝丝,回澜照影,花里频来去。

半枕圆波,鸥外梦、空到沙汀烟浦。

钓线垂风,吟鞯倚月,谁解留人住。

微茫雉堞,柳边愁认归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万荷深处”,开篇即以“万”字展现荷塘之广袤,荷叶密布,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话闲云”,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云朵悠闲自在的姿态,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曾约同舟仙侣”,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乘一舟,畅游于荷塘之上的欢乐时光,充满了友情的温馨与浪漫。

“一叶浮香人不见,还对冷红无数”,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一叶轻舟与周围冷艳的荷花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舟行之轻盈,也突出了荷花的孤傲与美丽。这句不仅描绘了景物,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此际江南,娟筠小簟,坐稳横塘雨”,诗人将思绪拉回到江南的雨季,坐在竹席之上,享受着雨水带来的清凉与宁静,这种情境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相思赋就,画屏多少新句”,诗人通过“相思”二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并且在心中创作了许多新的诗句,以此寄托情感,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才华。

“笑我尘鬓丝丝,回澜照影,花里频来去”,诗人自嘲自己已步入中年,岁月如梭,但依然在花丛中穿梭,寻找着那份曾经的青春与活力,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不屈的精神。

“半枕圆波,鸥外梦、空到沙汀烟浦”,诗人以半睡半醒的状态,想象着自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与鸥鸟相伴,梦游至遥远的沙洲,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意境。

“钓线垂风,吟鞯倚月,谁解留人住”,诗人通过钓鱼、吟诗、倚月等行为,展现了他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创造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微茫雉堞,柳边愁认归路”,最后,诗人以微弱的城墙和柳树为背景,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归途的追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惜秋华.耦庚继室郑宜人哀辞

赋笔催妆,映宫袍、秀色鸾钗相倚。

春枕正酣,惊心杜鹃啼起。

前番泪湿湘筠,赖梦好、扬州重缔。

嫣香,更匆匆、褪却蕃釐仙蕊。怊怅画屏底。

叹明珠乍剖,枉悬娇帨。镜台近、绣褓认,几回凝睇。

人闲过眼空花,但锦裀、倩魂犹系。愁悴。

问他年、左芬知未。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金盏子

彩笔休拈,锦字慵题,病馀无力。

又坠叶吟秋,疏棂外、闲了翠云消息。

懒听桂苑啼鸟,引琼箫悽恻。

西风泪、花冷素蟾,偏是广寒人只。

倦燕忽如客,待归去、苍烟暗故国。

沈沈绣帘易隔,宵来梦、比似曲屏还窄。

看取小扇尘生,嗟空箱抛掷。

消魂处、愁缕恨丝,机声催织。

形式: 词牌: 金盏子

金缕曲.次日见吾亭词,倚调和之

桂苑悽芳讯。黯消魂、亭亭镜影,做成眉晕。

碧海青天依然在,偏是圆规难认。

漫重溯、春前幽恨。

两度伤心秋更苦,料嫦娥、泪也金波陨。

千里梦,几曾准。清游但说良宵近。

望婵娟、瑶台笛里,旧情休问。

羽盖霓旌经行处,天路闲愁无尽。

待传语、纤阿纡轸。

露脚斜飞银兔悄,绛霄长、谁寄人间信。

灯炷落,漏声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应天长

莺花近甸,鸿雪去程,依稀梦境堪觅。

记否那回携手,汀波恋馀碧。

垂虹影,还自直,有几许、倩魂消得。

画眉冷,走马人来,鸥鹭曾识。

回念别离时,陌上香泥,罗带为谁拭。

怕说绣鞯行处,鞭丝堕秋色。前踪认,如过翼。

尽唤起、暮愁千尺。断桥外,细雨恹恹,重问村驿。

形式: 词牌: 应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