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其二)

霜风急。江南路上梅花白。梅花白。

寒溪残月,冷村深雪。洛阳醉里曾同摘。

水西竹外常相忆。常相忆。宝钗双凤,鬓边春色。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南路上的梅花图景。诗人通过“霜风急”与“梅花白”,塑造出一个寒冷而生机勃勃的画面。梅花在严冬中独自开放,不仅形象了坚韧不拔的情操,也映射出了诗人的高洁情怀。

接着,“寒溪残月,冷村深雪”一句,则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孤寂的夜景。残月与深雪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使人不禁感叹自然界的苍茫。

“洛阳醉里曾同摘”一句,透露出诗人与秦娥(可能指的是某位女子或是历史上的人物)之间曾经有过共同的美好回忆。这里的“醉里”,既可以理解为酒醉后的状态,也隐含着对往昔时光的迷离感怀。

“水西竹外常相忆”则深化了这份对往日情谊的追念。水边竹外,是诗人与秦娥共同回忆的地方,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位置,也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情感联结。

最后,“宝钗双凤,鬓边春色”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女子打扮图。宝钗与双凤都是古代妇女佩戴的饰物,而“鬓边春色”,则可能指的是发髻旁边点缀着象征新生的花朵,显示了诗人对秦娥外表与内在美丽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回忆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其二)和师厚和司马文季虏中作

指荣河峻岳,锁胡尘、几经秋。

叹故苑花空,春游梦冷,万斛堆愁。

簪缨散、关塞阻,恨难寻杏馆觅瓜畴。

凄惨年来岁往,断鸿去燕悠悠。拘幽。化碧海西头。

剑履问谁收。但易水歌传,子山赋在,青史名留。

吾曹镜中看取,且狂歌载酒古扬州。

休把霜髯老眼,等闲清泪空流。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一)

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

正柳外闲云,溪头澹月,映带疏钟。

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

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当时种玉五云东。

露冷夜耕龙。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

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

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玉楼春(其二)探梅寄李士举

前日寻梅椒样缀。今日寻梅蜂已至。

乍开绛萼欲生香,略绽粉苞先有意。

故人今日升沈异。定是江南无驿使。

自调弦管自开尊,笑把花枝花下醉。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其一)

老后人间无去处。多谢碧桃留我住。

红尘回步旧烟霞,清境开扉新院宇。

隐几日长香一缕。风散飞花红不聚。

眼前寻见自家春,罢问玉霄云海路。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