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玉楼春(其一)

老后人间无去处。多谢碧桃留我住。

红尘回步旧烟霞,清境开扉新院宇。

隐几日长香一缕。风散飞花红不聚。

眼前寻见自家春,罢问玉霄云海路。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的作品,名为《木兰花》或《玉楼春》(其一)。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老后人间无去处。多谢碧桃留我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找到了一个安身之所,对此表示感激。在这里,“碧桃”可能是指一位善良的人或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给予诗人归宿。

"红尘回步旧烟霞,清境开扉新院宇。"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尘世的纷扰中抽身,回到一个宁静洁净的环境中。在这里,“红尘”象征着俗世的喧嚣和烦恼,而“旧烟霞”则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生活或是往昔的记忆。诗人通过“开扉新院宇”,表达了对新的生活环境的喜悦。

"隐几日长香一缕。风散飞花红不聚。"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和景象。“隐几日”可能指的是在幽静之地度过的时光,“长香一缕”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感受,表达了淡雅而持久的美好。后面两句则通过“风散飞花红不聚”来形象地说明了物是无常,世事难以永恒。

"眼前寻见自家春,罢问玉霄云海路。"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满足和对外部世界的超然。“眼前寻见自家春”意味着在自己的领地内找到了春天的美丽,而“罢问玉霄云海路”则是在说不再追问那些遥远而模糊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淡泊和超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体验,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和谐共处、对生命超然物外的态度,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晓来极目同云,暧空降雪花零乱。

平生尘想,老来俗状,都齐惊散。

玉凤凌霄,素虬横海,一杯相劝。

任霓裳学舞,梅妆作面,终不似、天裁剪。

正是年华美满。斗迎春、巧飞钗燕。

冲寒醉眼,倚空长揖,群仙笑粲。

说道瑶池,有人来报,西真开宴。

便争回蕊佩,高驰羽驾,卷东风转。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五)对月有感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

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

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

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诏六丁,驱狡兔,屏痴蟾。

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

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

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澹澹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