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南三月春无边,溪竹十里花争妍。
儿童且莫吹羌管,我欲临流枕石眠。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三月的迷人景象,春天的气息浓郁而无边,溪水旁的翠竹林绵延十数里,各种花卉竞相绽放,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诗人劝告儿童暂时放下手中的羌笛,不要打扰这份宁静,他则想要在溪流边,枕着石头小憩,享受这自然的恬静与舒适。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不详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
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
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系东风。
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五月六月火云蒸,家家纳凉前后庭。
楼头四鼓五鼓急,阁上犹闻人诵经。
君不见昔人十日画一水,摩挲洼窿随手起。
若非胸次吞江湖,安得波澜来笔底。
我来萧寺观奇踪,壁间隐隐腾蛟龙。
初疑乘风驭弱水,恍然坐我蓬莱宫。
又疑去年八月秋水溢,阴风袭人廊庑湿。
谁知画者巧通神,董羽至今羞死笔。
此水不是画,一水一水势相及。
对此融神坐终日,后人虽画画不出。
何如倒却毗陵华严壁,海慧北廊推第一。
竹笋初生牛犊角,蕨芽新长小儿拳。
旋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