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病四首(其二)

素领应随秋气深,却缘消渴罢弹琴。

美人一赋堪千古,何用子虚与上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素色衣领应随着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深沉,
只是因为口渴停止了弹琴。

注释

素领:白色的衣领,代指文人雅士的服饰。
秋气:秋天的气息,可能象征着悲凉或深沉的心情。
消渴:此处指口渴,也暗指诗人内心的苦闷。
罢弹琴:停止弹琴,可能暗示诗人失去了某种寄托或乐趣。
美人:美丽的女子,这里可能象征美好的事物或理想。
一赋:一篇诗赋,赞美之辞。
堪千古:足以流传千秋万代。
子虚: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的虚构人物,此处泛指文学创作。
上林: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此处也可象征豪华或权势。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敬梓的作品,名为《秋病四首(其二)》。从这短短的两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素领应随秋气深”,这里的“素领”指的是纯洁无暇的心灵,而“秋气”则是秋天特有的那种萧瑟、寂寞之感。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心灵随着秋意的加深而变得越发沉静和内敛。

接下来的“却缘消渴罢弹琴”,则描绘了一种情境:在这种深秋的氛围中,即使是弹琴这样愉悦的事情,也难以驱散心中的寂寞和疲惫。这里的“消渴”形容一种精神上的饥渴,而“罢弹琴”则是因为连这寻常可喜之事也无法持续下去,只能暂时放下。

而后两句“美人一赋堪千古,何用子虚与上林”,则是诗人对于美好和永恒的追求。这里的“美人”并非指某个具体的人物,而是一种理想中的美好存在。诗人认为这种理想中的美好足以流传千古,不需要借助于才子佳人的虚名(子虚),也不需要依托于高贵的家世或地位(上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艺术和美的追求,以及对超越凡俗、达到不朽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氛围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美好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秋病四首(其三)

当风怕看来宾雁,苦雨愁闻逐妇鸠。

不是邻家遗潘沐,那能临镜强梳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秋病四首(其四)

屯贱谁怜虞仲翔,那堪多病卧匡床。

黄金市骏年来贵,换骨都无海上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尉迟赞善秋暮僻居

登高节物最堪怜,小岭疏林对槛前。

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江城秋早催寒事,望苑朝稀足晏眠。

庭有菊花尊有酒,若方陶令愧前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尉迟赞善病中见寄

仙郎移病暑天过,却似冥鸿避罻罗。

昼梦乍惊风动竹,夜吟时觉露沾莎。

情亲稍喜贫居近,性懒犹嫌上直多。

望苑恩深期勿药,青云岐路未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