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晚发六合

扬舲溯长河,风物喜清美。

茫茫秋水平,淡淡暮山紫。

倏焉月东升,光彩腾万里。

孤鸿何处来,清音落人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逆流而上,沿途所见的秋日风光,以及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首句“扬舲溯长河”,简洁有力地展现了诗人行舟于河流之上,逆流而上的壮阔景象。接着,“风物喜清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清新美景的喜爱之情。

“茫茫秋水平,淡淡暮山紫”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一幅秋水浩渺、远山如黛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随着诗句的推进,画面逐渐过渡到夜晚:“倏焉月东升,光彩腾万里。”月亮从东方升起,其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最后,“孤鸿何处来,清音落人耳”两句,以一只孤独的大雁作为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大雁的清脆叫声仿佛直接落入诗人的耳中,引发了他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静谧夜晚中的内心独白,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范增冢

鸿门宴方酣,貔虎眼中睡。

沛公脱身遁,楚计已先懈。

徒然咍竖子,玉斗风前碎。

曲逆六出奇,喜已中机会。

乞身遽先归,疾势日危殆。

自恨失沛公,纵死恨犹在。

古冢彭城南,阅历经几代。

宝剑閟泉扃,夜夜发光怪。

妖胡来睥睨,盗取恣一快。

厚葬古所讥,斯足为鉴戒。

峨峨戏马台,适与兹冢对。

我来闲登临,怀古增慷慨。

英魂不可招,又乏椒浆酹。

长歌下山去,悲风起松桧。

形式: 古风

陵母墓

刘项方战争,雌雄犹未决。

智士虽纷纭,徒掉三寸舌。

谁知陵母贤,料事独明哲。

匪惟识所附,凛凛见奇节。

当其别汉使,吐言何激烈。

古剑飞寒光,荒冢埋碧血。

幽魂岂沉沦,耿耿比明月。

照耀穹壤间,千古常不灭。

形式: 古风

王陵台

公馆候初旦,乘轺出闉阇。

载瞻王陵台,远在青山隅。

薄言纵登览,石径来萦纡。

念昔建筑时,拟为永远图。

孰知百世后,依旧成丘墟。

遗址虽尚存,草木久荒芜。

鹤驾竟不来,岁月屡已徂。

旷视洞万古,使我增长吁。

缅邈念明训,为善乐有馀。

悠悠千载下,犹能光简书。

吁嗟骊山葬,为计一何愚。

形式: 古风

宿荏平驿

赪霞驻馀光,老树生暮色。

回风恋丛薄,清响不暂息。

解鞍憩驿庭,景物喜岑寂。

梧桐月一轮,络纬秋四壁。

起来坐徘徊,露华满庭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