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图二十三首(其二)二眠

百舌鸟初鸣,再眠蚕在箔。

陌桑青已柔,堤草绿犹弱。

正宜旭日和,惟恐春寒作。

妇忙儿不知,枣栗频啼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田园景象,细腻地捕捉了季节变换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

首句“百舌鸟初鸣”,以百舌鸟的啼声作为春天来临的标志,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再眠蚕在箔”一句,通过描写正在吐丝结茧的蚕,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长与繁衍主题。

“陌桑青已柔,堤草绿犹弱。”这两句分别从田间和河岸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绿色世界,桑叶嫩绿柔软,堤边的小草虽未完全茂盛,但已显出勃勃生机。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和层次感,也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与成长。

“正宜旭日和,惟恐春寒作。”诗人对春天的温暖阳光表示欢迎,同时也担心春寒可能带来的不测,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敬畏,以及对生活安稳的期待。

最后,“妇忙儿不知,枣栗频啼索。”这句通过家庭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农事繁忙的情景。妇女们忙着劳作,孩子们却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劳动季节感到不解或好奇,频繁地向大人索要红枣和板栗。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家庭成员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家庭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收录诗词(511)

胤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织图二十三首(其三)三眠

春见拂帘栊,春露繁桑柘。

绕箔理三眠,烧灯绕五夜。

大姑席未安,小姑梳弗暇。

喔喔唱邻鸡,提筐邀比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祃]韵

织图二十三首(其四)大起

今春寒暖匀,南陌条桑好。

箔上叶忧稀,枝头采戒早。

不知春几多,但觉蚕欲老。

阿谁红粉妆,寻芳踏堤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皓]韵

织图二十三首(其五)捉绩

生熟乃有时,老嫩莫纷糅。

恐烦姑与嫜,服劳夜继昼。

松火发瓦盆,星芒射阶溜。

次第了架头,匆忙顾童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宥]韵

织图二十三首(其六)分箔

新燕掠风轻,新蚕偕日长。

分箔天气暄,食叶雨声响。

少妇采林间,倦归歇陌上。

门前桑骚骚,黄云接青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