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得胡伯孝书作答

南归寻复北来初,倦客栖遑入岁除。

后屋渐生逾腊柳,西湖方报去年书。

雪馀得暖多非料,世乱逢春百不如。

可叹山阴诸大至,更无缄札到穷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从南方归来又北上,疲倦的旅人年末奔波。
后屋的柳树已过了腊月生长,西湖才传来去年的消息。
冬雪过后意外地温暖,世事纷乱春天也无济于事。
令人叹息的是,山阴的大人物们都没有给我这个穷居之人来信。

注释

南归:从南方回来。
寻复:再次。
倦客:疲惫的旅人。
栖遑:奔波不定。
岁除:年末。
后屋:后面的房屋。
渐生:逐渐生长。
逾腊柳:过了腊月的柳树。
西湖:指诗人所在之地的西湖。
去年书:去年的讯息。
雪馀:雪后。
得暖:感到温暖。
多非料:出乎意料。
世乱:世事纷乱。
逢春:遇到春天。
可叹:令人叹息。
山阴:地名,这里可能指有权势的人。
诸大至:众多重要人物。
缄札:书信。
穷居:贫穷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元日得胡伯孝书作答》。诗中表达了诗人历经南北漂泊后的疲惫与感慨。首句“南归寻复北来初”描绘了诗人频繁的迁移,显示出生活的动荡不安。次句“倦客栖遑入岁除”则直接点出诗人的疲倦和对新年的无奈。

接下来,“后屋渐生逾腊柳”写出了冬去春来,屋后的柳树已经抽出了新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西湖方报去年书”则通过西湖的景物,寓言远方友人寄来的信件,带给诗人一丝慰藉。

“雪馀得暖多非料”表达了对天气意外转暖的惊喜,但紧接着的“世乱逢春百不如”又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春天的到来并不能带来多少安慰。“可叹山阴诸大至”借用历史典故,感叹那些显贵人物的往来,却忽略了像他这样的穷居之人。

最后,“更无缄札到穷居”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和被遗忘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乱世的孤寂与无奈。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其二)

六老相陪卿与郎,闲曹饶却不清狂。

过从无事易成乐,职局向人难道忙。

烟柳嫩垂低更绿,露桃红裛暖仍香。

乘春醉卧花阴下,恰到花阴别是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依韵和田大卿见赠

日日步家园,清风不著钱。

城中得野景,竹下弄飞泉。

自愿无嗟若,何妨养浩然。

却惭天下士,语道未忘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依韵和刘职方见赠

造物工夫意自深,从吾所乐是山林。

少因多病不干禄,老为无才难动心。

花月静时行水际,蕙风香处卧松阴。

闲窗一觉从容睡,愿当封侯与赐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依韵和吴传正寺丞见寄

五十年来读旧书,世间应笑我迂疏。

因思偊女忘今古,遂悟轮人致疾徐。

道业未醇诚可病,生涯虽薄敢言虚。

时和受赐已多矣,安有胸中不晏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