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客有出示御制登中和堂诗小臣斐然仰次宸韵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全诗以帝王的视角,描绘了帝王巡狩吴越之地,俯瞰江津的情景,展现了帝王对百姓的关怀与慰问。
首句“黄屋狩吴越”,黄屋象征帝王,狩猎吴越之地,展现帝王的行踪与威严。接着“勾陈俯江津”一句,勾陈为星宿名,此处借指帝王的威仪,俯瞰江津,寓意帝王的统治与关注遍及四方。
“迢遥八骏御,时迈慰斯民”两句,八骏为传说中的神马,帝王驾驭着它们,适时地巡视各地,以安抚民众,体现了帝王的仁政与民本思想。
“汉祚歘再兴,周邦命惟新”两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帝王能再次振兴国家,如同汉朝与周朝一样,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的期待。
“谁令猃狁炽,坐使宵旰勤”两句,猃狁为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这里比喻外敌侵扰,帝王因之而日夜操劳,体现了帝王面对危机时的责任与担当。
“宅洛既得卜,去豳亦惟仁”两句,洛邑与豳都是古代重要的都城,帝王选择在此定居,体现了其深思熟虑与仁德之心。
“宸章迹禹功,道继胼胝身”两句,宸章指的是帝王的文采与功绩,与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提并论,表明帝王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更在身体力行中体现仁德。
“期运有泰否,钝蟠利则伸”两句,表达了对帝王运筹帷幄,顺应天时,既能应对困难也能把握机遇的期望。
最后,“君王自神武,安得熊罴臣”两句,神武形容帝王的英明与勇武,熊罴臣则是忠诚勇敢的辅臣,表达了对帝王拥有贤臣辅佐的渴望,以及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帝王的雄心壮志、仁政理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