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二首(其一)

锦绷簇簇东园笋,宿雨初收池面静。

柳条欲织画檐丝,花枝为写疏帘影。

寒食风来山店冷,辘轳声杳胭脂井。

山前日暮鸟衔巾,绣陌香泥闇曲尘。

莺声迟,花信急,裛露穿花罗袖湿。

常恐春归欢不及,飞红尽处千林碧。

不见花洲旧吴邑,洲上要离冢犹立。

杨花满洲生绿萍,百年易度胡营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与淡淡的哀愁。首句“锦绷簇簇东园笋”,以“锦绷”比喻竹笋的密集与生机勃勃,展现了一片生机盎然的东园景象。接着,“宿雨初收池面静”,通过“宿雨”和“池面静”描绘出雨后池塘的宁静之美。

“柳条欲织画檐丝,花枝为写疏帘影”,运用拟人手法,将柳条比作织丝,花枝比作书写,生动地展现了柳条随风轻摆、花影在疏帘上的投射,营造出一幅细腻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寒食风来山店冷,辘轳声杳胭脂井”,寒食节的清冷之风吹过山间小店,井边的辘轳声渐渐消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里通过“胭脂井”的典故,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山前日暮鸟衔巾,绣陌香泥暗曲尘”,描绘了日落时分,山前鸟儿衔着羽毛飞过的场景,以及绣花小径上弥漫的香气与泥土的痕迹,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莺声迟,花信急,裛露穿花罗袖湿”,莺啼声中透露出一种悠闲与缓慢,而花信(指报春的花信风)却显得急促,罗袖被露水打湿,既表现了春天的湿润,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常恐春归欢不及,飞红尽处千林碧”,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短暂的感慨,害怕春天匆匆离去,来不及享受它的美好,最后以“飞红尽处千林碧”收尾,预示着春天虽逝,但生机依旧,充满了希望。

“不见花洲旧吴邑,洲上要离冢犹立”,转而抒发对历史的追忆,提到花洲上的吴邑与要离墓,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英雄故事的敬仰。

“杨花满洲生绿萍,百年易度胡营营”,以杨花满洲、绿萍生长,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百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胡马营营,世事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细腻描绘,融合了自然之美、历史之思与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江南春二首(其二)

天平山头石如笋,松阴落日游人静。

射渎千帆曳练光,胥山万水留寒影。

响屧廊空履痕冷,馆娃旧事沉宫井。

鸱夷归来裹角巾,吴台越榭皆烟尘。

春水生,春潮急,西泠渡头莎岸湿。

我欲渡江潮已及,对岸千峰万峰碧。

阖闾勾践空城邑,男儿功名几时立。

眼看身世如漂萍,驱车策马将何营。

形式: 古风

题叶熙时空香阁

我昔名斋以六香,其中空香亦居一。

香本着物非从空,以空名香非其质。

曰空无相诸尘生,谓空无香义亦失。

香尘之体本来空,空中诸尘炽然出。

叶子构空阁,独爱闻空香。

岂徒屏除沉水与檀麝,奇茶妙墨皆无当。

酒亦不能馨,花亦不能芳。

凡彼有相皆有坏,此香乃始名真常。

虽然更有说,此义非究竟。

空香若为闻,为复有闻性。

闻性若不空,香尘岂能净。

空无驻香体,香不与空缘。

鼻非往空处,空非来鼻边。

空香阁中人,谓此然不然。

形式: 古风

病中柬徐孺谷将有白下之役

疏疏庭欲雨,花落闇高梧。

月气昏三伏,天凉无一娱。

病将愁共到,人与梦俱徂。

心怯丹阳道,知君好去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除夕

除夕人犹病,挑灯思惘然。

梦魂惊隔岁,雨点入新年。

笑为小儿剧,酒因慈母颠。

生涯兼世路,只有且随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