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韫玉秋山行旅图

閒门秋晚叶皆飞,征路逢霜客渐稀。

独树断猿愁远骑,隔林残烧映行衣。

西风一饭人烟少,落日千峰夕鸟微。

莫向他乡留滞久,故园山水候君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彭韫玉秋山行旅图》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景下的行旅画卷。首句“閒门秋晚叶皆飞”,以落叶纷飞渲染出秋日傍晚的宁静与萧瑟,闲静的门户更显行人旅途的孤独。次句“征路逢霜客渐稀”,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霜降天寒,行人的稀疏,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第三句“独树断猿愁远骑”,通过“独树”和“断猿”的意象,寓言了游子远离故乡的孤寂,听见哀猿啼叫,更添离愁。第四句“隔林残烧映行衣”,残火在树林间闪烁,映照着行人的衣裳,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温暖的画面,暗示旅途中的片刻安宁。

第五、六句“西风一饭人烟少,落日千峰夕鸟微”,通过“西风”、“落日”和“千峰”等意象,展现出广阔而荒凉的山野景色,旅人在此处觅食,显得格外稀疏,落日余晖中,只有稀疏的鸟鸣,更显孤独。

最后一句“莫向他乡留滞久,故园山水候君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的劝慰,希望他勿久留异乡,因为故乡的山水正期待他的归来,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山行旅的景象,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初秋寄清江林崇高先辈

十年沧海寄萍踪,迢递乡山思万重。

鸟外明河秋一叶,天涯凉月夜千峰。

心知久别魂应断,生事中年梦亦慵。

无限相思何处著,越山仙岛树蒙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别林彦时之建上

黄叶纷纷秋满天,故人今夜惜离筵。

他乡见月长为客,别路逢霜半在船。

剑浦绿芜连晚烧,幔亭荒树带寒烟。

明朝碧水丹山下,知尔相思若个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道人延翠轩

山水婵娟扫黛屏,清晖迢递到柴扃。

云归独树天边小,雪罢孤峰鸟外青。

寒藓带花侵卷幔,野泉流叶近閒庭。

浮生只解人间事,未得从师种茯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沙堤燕集次韵答王介轩黄嗣杰

沧洲沙馆共欢携,红烛青尊月易西。

孤客独怜萍尚泛,幽期那似鹤同栖。

霜飘败叶催残腊,雁引寒声入夜溪。

何事故人俱断酒,风流佳句若为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