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其一)

欲杭一苇近声光,恨不先期燕子凉。

旧学甘盘聊此日,倦游司马尚他乡。

别从沧海山横斗,来自岷峨水滥觞。

不谓偶成三楚客,得为兰杜附诸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我渴望乘着苇叶靠近那明亮的声光,只遗憾未能提前感受燕子带来的清凉。
在今日,我只能以旧学的满足聊以自慰,疲于游历的司马他还在异乡漂泊。
他来自遥远的沧海,横跨星斗之间,源自岷峨的江水则源头浩荡。
未曾想到,我竟成为三楚之地的过客,能与兰草杜若相伴,增添芬芳。

注释

杭:此处指杭州,古代诗词中常用地名代指理想或远方。
声光:指明亮的光芒,可能象征知识或理想。
燕子凉:形容夏季的凉爽,也可能暗指友人的到来。
司马:古代官职,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沧海:大海,常用来形容辽阔无垠。
岷峨: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代表西部地区。
三楚客:泛指在楚地的游子或旅人。
兰杜:兰花和杜若,皆为香气袭人的植物,象征高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向往与感慨。首句“欲杭一苇近声光”描绘了诗人渴望接近知识和名望的心情,如同乘着一叶扁舟靠近明亮的光芒。次句“恨不先期燕子凉”则借燕子南飞的季节暗示自己未能及时与友人相聚的遗憾。

“旧学甘盘聊此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研究的坚守,即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乐于沉浸其中。“倦游司马尚他乡”暗指自己在外游历已久,此刻身处异乡,感到疲倦但仍未忘怀故乡和朋友。

“别从沧海山横斗,来自岷峨水滥觞”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寓言自己像江河源头般来自蜀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地域情怀和豪迈的胸怀。

最后两句“不谓偶成三楚客,得为兰杜附诸香”表达了诗人意外成为客居他乡之人,但仍希望能如兰草和杜若一样,散发出自己的芬芳,即保持高洁品格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丰富,体现了陈傅良作为学者的风范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沈守持要观潮阁留题

毕生欲赋观潮阁,立尽斜阳倦复还。

一日江山蒙笔力,百年名字满人寰。

郡从晋宋风流后,诗到苏黄伯仲间。

向去摩挲看石刻,谁知功在十年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沈守持要题谢公楼额

危楼何在水云中,穿市牙旗退自公。

闲作此来横笛夜,爱看人醉落帆风。

欢呼夹道江声合,硬语蟠空客技穷。

姓字从今联沈谢,不知千古更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陈仲石韵

久矣怀相与,翩然喜见临。

清风生案□,短日过墙阴。

王事何时暇,神州半陆沉。

诸公宣力去,伴我水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宗易作屋之什

欲因旧筑倍劳形,昔在先生配二程。

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东荣。

但堪樽俎来三益,何必籓墙屏五兵。

若徙荼?分乞我,亦令儿辈记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