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题为《和宗易作屋之什》。诗人以屋建为引,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和对家族教育的重视。首句“欲因旧筑倍劳形”描绘了建造新居的艰辛,暗含对前辈辛勤付出的敬意。次句“昔在先生配二程”提及的是程颐、程颢两位理学大家,暗示了家族的文化底蕴。
“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东荣”两句,通过梅树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萱堂则寓意母亲的慈爱与教诲,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美德。诗人希望新居能成为家人聚会交流的场所,如“但堪樽俎来三益”,这里的“三益”指的是有益的朋友和交谈,强调了亲情与友情的重要性,而非军事防御。
最后,“何必籓墙屏五兵”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崇尚和平的愿望,而“若徙荼?分乞我,亦令儿辈记家声”则寄寓了对后代传承良好家风的期待,希望他们能记住家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教于乐,体现了陈傅良对家族文化的珍视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