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犯翠连环.薄暮泊孤山,登巢居阁,和吴子述承勋韵

梦熟鸥乡,酒醒鱼国,汀洲画桡斜倚。

一路晚蝉凉自语,响碎柳阴三里。

竹枝声乍起,夕阳红到销魂地。

半天暝色,半湖云气,忽忽愁难寄。草际。

瘦蝶双飞,认东风裙幅,那回游戏。

几日不来烟雨冷,荒却旧时罗绮。

小缕仍靠水,水边窗户玲珑闭。

秋老矣,白了菱花影,青了莲房子。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傍晚景色,诗人以梦中醒来和酒醒后的感受为线索,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离愁。"鸥乡"和"鱼国"象征着宁静的水乡生活,"画桡斜倚"则显现出诗人舟行的悠闲。"晚蝉凉自语"和"响碎柳阴"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蝉鸣与柳阴交织,声音在黄昏中回荡。

"竹枝声乍起"和"夕阳红到销魂地"进一步渲染了景色的动人,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湖面上,令人触景生情。随后,词人感叹黄昏的来临和愁绪难以寄托,表达了内心的孤寂。"草际瘦蝶双飞"和"东风裙幅"则借物寓情,暗示了往昔的美好时光已逝去。

"烟雨冷"和"荒却旧时罗绮"描绘了因无人来访而显得冷清的环境,昔日的繁华不再,只剩下窗户半掩,透露出一种落寞。最后,词人感慨季节更迭,菱花影白、莲房青,象征着秋天的深沉和岁月的无情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孤山泊船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境况的感慨。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其一)送张松溪子袁浦

无多旧雨,无多新雨,各自灯寒酒醒。

月明何处弄瑶笙,怕冷了、西湖花影。

秋声碎梦,秋风催别,渐渐鬓丝凉警。

篷窗吟遍六朝山,只载得、闲愁一艇。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二)七夕

月斜香几,露寒瓜席,墙外何人私语。

隔花风递笑声来,却不似、故国儿女。

有情时节,无情院落,坐对凉阴几树。

卷帘独自数秋星,点点是、离愁来处。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惜秋华.秋海棠

倦态惺忪,向雕栏艳糁,红妆微褪。

薄醉乍醒,娟娟另饶丰韵。

无端碎却秋心,正一片雨陪烟衬。

空阶,梦魂凉、又是疏蛩几阵。芳影弄娇嫩。

背墙阴睡起,西风扶隐。幽媚自怜,思妇泪痕还晕。

簪来细贴云鬓,怕添了、玉钗离恨。残粉。

付徐娘、断肠诗本。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苏幕遮

客衣单,人影悄。越是天涯,越是秋来早。

雨雨风风增懊恼。越是黄昏,越是虫声闹。

别情浓,归梦渺。越是思家,越是乡书少。

一幅疏帘寒料峭。越是销魂,越是灯残了。

形式: 词牌: 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