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四夜同吴资深陈明叔宿观山

一源何自发嵌空,漱月流风昼夜中。

故有松声杂清越,独无梅影照玲珑。

乡人但说观山寺,客子深怀太史公。

好事陈吴不易得,冒寒襆被肯来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源头何处独自显现,月光风声日夜相伴。
因此有松涛声伴着清越,却无梅花光影映照玲珑。
乡人只谈论观山寺的景色,我心中怀念的是太史公的诗篇。
寻觅美好的事在陈吴之地难觅,冒着严寒裹着被褥,你是否愿意与我同行?

注释

源:源头。
何自:从哪里。
发嵌空:独自显现。
漱月:月光洗涤。
流风:风声吹过。
清越:清脆悦耳。
梅影:梅花的倒影。
玲珑:精致、透明。
乡人:乡民。
观山寺:寺庙名。
太史公:指司马迁,古代中国著名史学家。
好事:美好的事物。
陈吴:泛指地名,这里可能指文化繁盛之地。
冒寒:冒着寒冷。
襆被:包裹着被子。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冬夜静谧而深沉的景象。首句“一源何自发嵌空”以奇特的视角描绘了山泉源头的神秘和空灵,仿佛自高处嵌入虚空。接下来的“漱月流风昼夜中”则写出泉水在月光下流淌,伴随着日夜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流动的画面。

“故有松声杂清越”进一步增添了诗意,松树的低语与泉水的潺潺声交织,显得清新悠扬。然而,“独无梅影照玲珑”又透露出一丝遗憾,因为冬夜虽美,却未见梅花映照,少了那份灵动的美感。

诗人通过“乡人但说观山寺”表达了对当地寺庙的赞赏,以及“客子深怀太史公”的感慨,暗寓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最后两句“好事陈吴不易得,冒寒襆被肯来同”,表达了对好友吴资深、陈明叔深夜来访的珍视,以及共度良宵的期待,显示出友情的深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联想,展现出冬夜静思与友情的温馨画面。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十八日分谒升德庙过江作

命有丛祠事,晨兴敢惮勤。

渚沙微隐艇,山木总藏云。

雨势纷未已,诗材恍见分。

中流更回首,片片愧鸥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十三日逆风舟行甚迟

昨夜纵风几丧生,今朝溯水颇留行。

细看汹涌收帆脚,孰若夷犹听桨声。

客路了知难数傲,长年谓我勿多惊。

世间迟速元同致,莫问到衢今几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十三夜使风

雪浪涌如山,乘风失溯滩。

穷途虽粗慰,悸魄敢怀安。

灯闪渔家迥,雁哀江渚寒。

怪来诗语瘦,良欠酒杯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十三夜秉文携诗见过

餐玉我无术,点金君有方。

胡为仍各瘦,更复问何长。

月好桥同步,诗佳袖取将。

归来未成寐,看叶堕危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