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开元寺憩绿阴堂

韦郎句中寻昼寂,劫灰不尽绿层层。

鸿文重纪青城客,内典新传瀑布僧。

石佛浮江轻似叶,神珠照钵隐如灯。

杪椤树子风前落,吹满恩公旧毾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游开元寺憩绿阴堂》,通过对开元寺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内静谧与生机。首句“韦郎句中寻昼寂”暗示了诗人于寺中寻找宁静,仿佛在韦郎(可能指韦应物)的诗句中找到了心灵的平静。"劫灰不尽绿层层"则描绘了寺内绿树葱郁,生机盎然,象征着佛法长存。

接下来,“鸿文重纪青城客,内典新传瀑布僧”两句,赞美了寺中的僧人,他们以深邃的佛法和如鸿文般宏大的学问传承着青城山的禅意,瀑布僧的形象更显其修行的清高。

“石佛浮江轻似叶,神珠照钵隐如灯”运用比喻,形容石佛如江面落叶般轻盈,而佛珠在静夜中闪烁,如同暗中照亮的明灯,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氛。

最后,“杪椤树子风前落,吹满恩公旧毾㲪”描绘了风吹落杪椤树叶,飘落在恩公(可能是对主持或施主的尊称)的旧被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寺中生活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开元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四月四日偕蜀郡袁景文大梁程冲霄益都张翔远云间吕德厚会稽胡时敏汝南殷大章同游钱氏别墅饮于菊亭僧舍赋此书于壁

山公今日饮何处,为爱东池似习池。

乔木尚传钱相宅,苍苔已上岳公碑。

井羵或从双剑起,石人夜逐五丁移。

中天艮岳为平地,可但平泉草木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水龙吟.落叶,用碧山韵

年年摇落如斯,者番倍觉风霜早。

飘烟铜陌,凋阴玉井,声凄意悄。

动地金商,长年枨触,望穷天杪。

又洞庭波恶,吴江水冷,秋心共,南鸿到。

旧梦梧宫渐杳。怅空枝、夜乌还绕。

题红暗诉,回黄有待,几重情抱。

漫羡残枫,春花比艳,余霞应少。

愿松筠本性,岁寒长守,且閒门扫。

形式:

和蔡彦文题虞伯生张伯雨倡和帖

髯驾已闻攀鼎水,劫灰又见话昆池。

剑藏玉几山中记,笔纪玄卿天上碑。

旧谱紫霞吹鹤骨,新章白雪写乌丝。

逃身我未学仙去,何处还丹日月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咏白塔

天山乳凤飞来小,东渡衣冠又六朝。

劫火不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

磷光夜附山精出,龙气春随海雾消。

独有宫人斜畔月,多情犹自照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