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端夫兄弟二首时端夫出守当涂(其二)

相喜何须日寄声,如君无处不知名。

纵观妙墨云烟动,想见新诗欬唾成。

带雪山川增绮丽,向春梅柳自欣荣。

好将十咏图归去,稳步花砖继李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无需每日寄信传情,你的名声早已四处传扬。
欣赏你的神妙之笔,如同云烟般生动,想象你的新诗信手拈来。
你的才华让山水增色,春梅柳树也因你而欢欣。
带着你的十首佳作回去,步履稳健地走在花砖路上,延续李程的文采风流。

注释

何须:不必。
日寄声:每日通信。
如君:像你这样。
无处不知名:名声远播。
妙墨:神妙之笔。
云烟动:生动如云烟。
新诗:新作的诗。
欬唾成:信口而成。
带雪:增添雪景。
山川增绮丽:使山水更加绚丽。
向春梅柳:面对春天的梅柳。
自欣荣:自然生机勃勃。
十咏图:十首佳作的画卷。
归去:带回去。
稳步:稳健的步伐。
花砖:铺满花朵的砖路。
李程:历史上的文人李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属于中唐以后词风影响下的诗歌。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喜何须日寄声,如君无处不知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其中,“如君”二字显得既亲切又尊敬,而“无处不知名”则形象地描绘出友人非凡的才华和声望。

“纵观妙墨云烟动,想见新诗欬唾成。”这里,“纵观妙墨”四字颇有文人墨客赏析佳作时的专注与沉醉,“云烟动”则形容书法或绘画中笔触生动、变化多端,而“想见新诗欬唾成”更是对友人文学创作才能的高度赞美,意在表达诗人的作品如同神来之笔,一挥而就。

“带雪山川增绮丽,向春梅柳自欣荣。”这两句描写了春雪交加的山川风光和梅花、柳树在春日中的姿色。其中,“带雪”二字极富画面感,给人以冷艳与温润并存的美感,而“向春梅柳自欣荣”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万物复苏景象的喜悦和赞叹。

“好将十咏图归去,稳步花砖继李程。”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与祝愿。其中,“好将十咏图”可能是指某种艺术创作或修养的成果,而“归去”则隐含着一种离别的情感;“稳步花砖继李程”则是在用古代文人李白漫步江畔、踏歌而行的典故,来表达对友人的鼓励和美好祝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非凡的文学才华,还流露出浓郁的情谊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首集美感与情感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其二)

对雪酬春付酒杯,兵馀真似复然灰。

路通千里传书去,人喜三军破贼回。

梅萼封檀香未彻,湖声撞玉冻初开。

疏篱败屋休兴叹,幸事群凶不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其一)

怪得青腰稍霁威,却应缇室报飞灰。

摇风柳带缘冰重,破冻溪流与岸回。

群盗传闻湖外去,愁云准拟岁前开。

玉盘丝菜今萧索,赖有诗筒日往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余元明时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饮

坐中强半是同年,赖有斯人席更圆。

跨马未须贪远道,举觞聊复望青天。

枯荷折苇三墩路,明月清风百丈船。

俯仰便成陈迹恨,须知此集不论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余时中元夕二首(其二)

罗绮行歌夜,杯盘坐笑春。

舞衫催急管,步障拥佳人。

灯火珠星粲,楼台璧月新。

传柑良可乐,黼座玉音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