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郑元祐的《拟古五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孔子之道渐行渐远的感慨,以及对社会风气中达士与佞人的鲜明对比。"仲尼去云远,吾道日以微",诗人感叹孔子的智慧离世已久,自己的理想和道德观念在现实中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达士忘贱贫,佞人纷是非",他指出真正有德行的人不计贫贱,而奸佞之人则混淆黑白,使正义之事变得稀少。
"时态良弗古,乃致美事希",诗人批评当下的世态并非古代淳朴,美好的事情因此变得罕见。"末路欲忘言,屏迹避危机",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选择沉默和隐退,以避开纷争和潜在的危险。最后两句"桐江有垂钓,首阳有采薇",借用了伍子胥和伯夷、叔齐的典故,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高人格的坚守,暗示除了这种远离尘嚣的方式,别无他处可以寻求内心的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揭示了诗人对于道德衰落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