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晴有感为滁阳曾太守作

阴阳升降真何如,正蒙欲著吾无书。

胸中不饱龙眠马,老夫敢望张横渠。

环滁太守温如玉,古人黄宪今张黻。

祈晴大手西台文,千古为公刚一读。

空山破屋县青灯,天地至诚当果灵。

程氏遗书蠹鱼里,呼儿夜半寻金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祈晴有感为滁阳曾太守作》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现实政治人物的赞誉。

首句“阴阳升降真何如”,诗人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起笔,引出对宇宙真理的深邃思考。接着“正蒙欲著吾无书”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撰写关于宇宙真理著作的渴望,但又自谦地表示自己未能完成这一伟大使命。

“胸中不饱龙眠马,老夫敢望张横渠”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未饱读儒家经典《龙眠马》的学者,不敢奢望成为像张载(字横渠)这样的大儒。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学问的谦逊态度和对于先贤的景仰之情。

“环滁太守温如玉,古人黄宪今张黻”两句,赞美了滁州太守如同古代贤臣黄宪与张黻一般,品德高尚,治理有方。通过对比古人与现世官员,表达了对当代官员的期望与赞赏。

“祈晴大手西台文,千古为公刚一读”则提到一位能够成功祈求晴天的官员,其文采斐然,令人敬佩。这可能是在赞扬某位官员在干旱时期成功祈雨,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人文关怀。

“空山破屋县青灯,天地至诚当果灵”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间至诚之人的信仰与期待。这里的“空山破屋”象征着简朴与宁静,“青灯”则代表了智慧与知识的光芒,暗示着即使在最简陋的环境中,也能通过内心的真诚与智慧,实现愿望。

最后一句“程氏遗书蠹鱼里,呼儿夜半寻金縢”引用程颐的《遗书》,并以“蠹鱼”比喻时间的流逝,强调了对古代圣贤遗书的珍视与传承。同时,诗人深夜呼唤儿子寻找“金縢”,可能是指寻找珍贵的文献或启示,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政治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古代贤者、现实政治人物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远画删去杨妹子题惧庵以余为俗

平生看画真模糊,一字不识之与无。

家藏古笔虽马远,两行细字其谁乎。

惧庵先生画中杰,一见心神便飞越。

凭陵大叫寻品题,俗眼谓余那认得。

九皋看马将无同,岂在牡牝玄黄中。

看画且须论画外,妇人软语徒匆匆。

牝鸡晨鸣家国丑,老夫此眼真俗否。

形式: 古风

题玉川画

江西老丁天造深,一树一石皆有法。

忽然得此奇人图,天下良工吾久瞎。

皴如马远翻老苍,势比董源还峭拔。

芾乎维乎空有名,谁能写此水两峡。

中间兀坐忽两翁,白发溪风若飘飒。

一人古貌而古裳,一人不巾而不袜。

欣然欲问此老谁,老丁已死谁能答。

我闻古亦有至人,非圣非愚亦非达。

茫乎蒙乎无所取,一兮混兮而不杂。

娄卷膻行已笑虞,非仁非义似嗤发。

世间万事只土块,何物斗筲堪用伐。

伊人石户岂其徒,不然亦是王与齧。

子州支父当佳哉,壶丘子林那易得。

世人固不知此流,许由巢父徒高节。

吮痈舐痔术已工,侈然秣马丹其辙。

痴奴老仆誇豪雄,达士先生殊不屑。

此波已倒虽莫收,钝牛未死犹堪策。

老丁老丁尔何人,世上小儿真豕虱。

形式: 古风

琼林宴归图

永清有仆双赤足,手持一画刚五幅。

自云此是琼林图,一幅主公真面目。

琼林宴罢醉归来,十里香尘马蹄速。

一日看尽长安花,柳汁宫袍春正绿。

望中隐隐宫阙深,万片綵云人一笏。

人间万事岂足荣,进士出身良可录。

进士出身良可录,台阁阿衡俱此卜。

从容一代真明良,万古朝堂正都咈。

人臣为报当何如,盛治岂容前史独。

愿言一拜各勉旃,稷契皋夔幸毋惑。

形式: 古风

夏太常画猫

花竹蒙茸太湖畔,细细东风春欲转。

老狸明月睡正酣,玉漏无声夜将半。

乾坤万物理不诬,买鱼底用深相呼。

人间坐镇自雅俗,翻盆倒瓮何时无。

君不见一菜谁甘论藜藿,猛虎在山非自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