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李瓒的《怀玉山西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墅的幽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在此处所感受到的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首句“西墅幽期每自知”,点明了诗人对西墅的向往和期待,这里的“幽期”既是对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的追求。接下来,“晚来无物不宜诗”则进一步强调了傍晚时分,无论是景色还是氛围,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为创作提供了无限灵感。
“白蘋点缀秋波远,红树留连落照迟”两句,运用了对比和动态的描绘手法,将秋天的湖面与远处的红树映衬在夕阳下,形成一幅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画面。白蘋在秋水中的点缀,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红树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仿佛时间在这里停留,让人流连忘返。
“亲老正当贫贱日,身轻唯荷圣明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在亲人年迈、生活贫困的时期,他却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来自上天的恩赐。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可能便把投竿手,来问渔庄觅钓丝”一句,以一个假设的情景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想要融入自然、体验渔人生活的愿望。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亲近自然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墅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