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晋史九首(其九)

填石□□□,胶杯谁能舟。

我岂不知我,量力乃哲谋。

有才比管葛,感奋为武侯。

保身慕夷齐,静退渊明俦。

物亦非所忌,名亦非所求。

北窗羲皇上,东篱晋宋秋。

零陵一杯酒,终古属斯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何中的《读晋史九首》之一,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抉择与自身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处世之道的深刻思考。

首句“填石□□□,胶杯谁能舟”,以填石堵洞、胶杯无法承载大船的比喻,暗示了个人能力与所承担责任之间的不匹配,引出下文对个人才能与责任的探讨。

“我岂不知我,量力乃哲谋”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认知与对能力的评估,强调了量力而行的重要性,这是智慧的决策。

“有才比管葛,感奋为武侯”将自己与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如管仲、诸葛亮以及军事领袖如诸葛亮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追求卓越的决心。

“保身慕夷齐,静退渊明俦”则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将自己与伯夷、叔齐及陶渊明这样的高士相比,体现了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物亦非所忌,名亦非所求”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物质与名声的态度,认为这些并非他所追求的目标,体现了超脱世俗的价值观。

“北窗羲皇上,东篱晋宋秋”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古代的宁静生活,如同陶渊明在东篱下悠然自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零陵一杯酒,终古属斯愁”最后以零陵一杯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永恒愁绪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才能、责任、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古代高士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书

桐寒叶落风,菊净花开雨。

掩映半畦秋,好竹三四五。

对此憔悴人,忽笑不复语。

形式: 古风

掩卷

掩卷如郁郁,郁郁亦何似。

野人每多忧,不悟本无事。

仰观千载前,去者极所诣。

俯期千载后,来者邈难至。

惟我于其间,欲策无名骥。

出门万里远,寸挽何能至。

山空白云合,日黑野风驶。

独默已如瘖,閒送飞鸦坠。

形式: 古风

游芙蓉山八首(其一)

十里五里石,一步一长嗟。

行行山转高,悠悠日将斜。

萦折抵深谷,直下十数家。

来往自成村,桃柳映桑麻。

崖杉老绛叶,石棕垂枯花。

阴凝四时雪,阳燄一川霞。

谁令余到此,幽意浩无涯。

行将办畚锸,来此耕山畬。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游芙蓉山八首(其二)

岧岧青芙蓉,峻秀琢寒玉。

危流千丈飞,铿鍧石相触。

幽閟鱼龙宫,荒寒雾雨蓄。

凄神不可留,前登散遐瞩。

参差杂花动,香气汎深谷。

日照丹霞开,万峰洗晴绿。

同心有长镵,缓寻灵药斸。

葛仙早见招,庶得从所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