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卷

掩卷如郁郁,郁郁亦何似。

野人每多忧,不悟本无事。

仰观千载前,去者极所诣。

俯期千载后,来者邈难至。

惟我于其间,欲策无名骥。

出门万里远,寸挽何能至。

山空白云合,日黑野风驶。

独默已如瘖,閒送飞鸦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掩卷》,是元代诗人何中的作品。诗中以“掩卷”为题,通过描述诗人闭卷沉思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首句“掩卷如郁郁”,诗人闭上书卷,内心仿佛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所笼罩,这种情绪可能是对书中内容的深思,也可能是对现实世界的感慨。接着,“郁郁亦何似”一句,诗人自问这种情绪究竟为何物,表现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

“野人每多忧,不悟本无事”两句,诗人以“野人”的视角反思日常生活的忧虑,指出这些忧虑往往源于对事物本质的误解。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试图引导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活,认识到许多烦恼其实并无实质意义。

“仰观千载前,去者极所诣;俯期千载后,来者邈难至”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既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他意识到,无论是古人还是未来的人们,都面临着相似的困惑与追求,时间的流逝并未改变人类的基本体验。

“惟我于其间,欲策无名骥”一句,诗人自比为在历史长河中奔跑的骏马,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依然努力前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这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探索与追求的坚持。

“出门万里远,寸挽何能至”两句,诗人以“出门万里”象征人生的广阔旅程,而“寸挽”则比喻个人力量的微小。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旅途遥远与个人能力有限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勇敢前行的决心。

“山空白云合,日黑野风驶”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山峰、白云、日落、野风,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动态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独默已如瘖,閒送飞鸦坠”最后两句,诗人以“独默”形容内心的寂静,如同哑巴一般无法言语,而“閒送飞鸦坠”则是在静默中观察到一只飞鸟坠落。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界联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闭卷沉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探索精神。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性的思考,富有意境,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芙蓉山八首(其一)

十里五里石,一步一长嗟。

行行山转高,悠悠日将斜。

萦折抵深谷,直下十数家。

来往自成村,桃柳映桑麻。

崖杉老绛叶,石棕垂枯花。

阴凝四时雪,阳燄一川霞。

谁令余到此,幽意浩无涯。

行将办畚锸,来此耕山畬。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游芙蓉山八首(其二)

岧岧青芙蓉,峻秀琢寒玉。

危流千丈飞,铿鍧石相触。

幽閟鱼龙宫,荒寒雾雨蓄。

凄神不可留,前登散遐瞩。

参差杂花动,香气汎深谷。

日照丹霞开,万峰洗晴绿。

同心有长镵,缓寻灵药斸。

葛仙早见招,庶得从所欲。

形式: 古风

游芙蓉山八首(其三)

春风吹众树,春唤如鸣梭。

平烟带远村,时闻樵者歌。

田父有真乐,东皋牧群鹅。

烟暖众草合,艳绿如流波。

搔首负白日,欢然得婆娑。

事立或福的,识深乃愁多。

西家酒正熟,况此天气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游芙蓉山八首(其四)

侧足上翠微,石磴八九折。

开尽满厓花,坐来群香歇。

游目尽远空,乱数碧簪列。

草木颇葱茏,云兴复霞蔚。

不知十日雨,还长几枝蕨。

山中无事业,特用慰采撷。

盈筐归路遥,忽见满山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