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舫的《瑶林洞》诗,描绘了一幅洞府仙境的奇妙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幽静的氛围。
首句“洞传缑岭似”,以缑岭(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为参照,暗示瑶林洞与仙界相似,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仙境画卷。接着,“仿佛玉笙清”一句,以玉笙的清音比喻洞内环境的纯净与和谐,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特质。
“石或藏渔鼓,云从隔犬声”两句,通过石头与云雾的描写,以及对犬吠声音的隔绝,展现了洞内环境的静谧与与世隔绝之感。渔鼓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隐士的生活方式,而云雾则增添了神秘色彩,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引人入胜。
“乍居人颇怪,异听耳初惊”则描绘了初次进入洞府的人们对于奇异景象的惊讶与好奇,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奋与紧张。
最后,“子晋壶天有,莫疑彩凤鸣”引用了王子乔(字子晋)的典故,暗示洞府中可能存在仙人或仙界的迹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洞府中可能发生的美妙音乐的期待。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神话元素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美感的洞府仙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