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二)

东君未试雷霆手。洒雪开春春锁透。

帝台应点万年枝,穷巷偏欺三径柳。

峰排群玉森相就。中有摩围为领袖。

凝香窗下与谁看,一曲琵琶千万寿。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春天的主宰还未施展雷电般的艺术,用雪花打开春天的束缚。
皇宫的庭园应该点缀着千年古树,而贫寒小巷的柳树却格外受冷落。
山峰排列得如同众多玉簇拥在一起,其中摩围山像是领袖一般。
香气在窗下飘散,又有谁能欣赏?只有一曲琵琶声,祝颂千万人的长寿。

注释

东君:春天的主宰。
雷霆手:雷电般的艺术。
洒雪:用雪花装饰。
春锁:春天的束缚。
帝台:皇宫的庭园。
万年枝:千年古树。
穷巷:贫寒小巷。
三径柳:小巷中的柳树。
峰排:山峰排列。
群玉:众多玉簇拥。
摩围:某个山峰(可能指代领袖)。
领袖:领袖地位。
凝香:香气凝聚。
窗下:窗边。
琵琶:弹奏琵琶。
千万寿:千万人的长寿祝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玉楼春·其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情景。首句“东君未试雷霆手”以春神东君比喻春天的力量,暗示春风尚未施展其威猛,但已悄然带来雪化春回的景象。“洒雪开春春锁透”形象地写出冬去春来的过程,仿佛春风吹开了冰雪的封锁,万物复苏。

接下来,“帝台应点万年枝,穷巷偏欺三径柳”两句,通过对比帝宫与民间的不同感受,展现出春天的普遍与个别差异。帝台上的万年枝可能最先感受到春意,而贫穷巷陌中的三径柳则显得更为敏感,似乎被春光欺负得最早抽芽。

“峰排群玉森相就”描绘了一幅山峰如玉簇拥的春景图,充满生机。“中有摩围为领袖”中的“摩围”可能是山名,这里象征着群峰中最为高峻的领导者。这句诗寓言了自然景观中的层次感和领导地位。

最后,“凝香窗下与谁看,一曲琵琶千万寿”表达出诗人对春光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长久留存的祝愿。窗下凝香,伴随着琵琶声,诗人想象着有人在享受这春日的美好,希望这春光和音乐能带给人们长寿的祝福。

整体来看,黄庭坚的这首《玉楼春·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宋词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失调名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

形式: 押[阳]韵

失调名(其一)

屋角数声鸦噪柳。

形式: 押[有]韵

失调名(其二)

旧家杨柳依依绿,长锁春来庭院。

形式: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