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伯淳所作的《呈田副使移治平江》,通过“三年心事付西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与不舍。接下来,“门外游尘一点无”一句,描绘了诗人离开时环境的清静与宁静,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已报紫泥来北阙,暂移翠节过东吴”两句,运用了古代官场的典故,紫泥代表诏书,翠节则是官员出行的仪仗,形象地展现了田副使从一个地方调任到另一个地方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职务变动的关切与祝福。
“城狐胆落秋霜凛,枝鹊情深夜月孤”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城狐”比作那些在权力中心盘踞的小人,他们的胆怯在秋天的严霜中显露无遗;而“枝鹊”则象征着忠诚与希望,在深夜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孤独,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最后,“歌罢《阳关》重回首,澹云斜照落平芜”两句,以《阳关三叠》这一送别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不舍。在送别后回望,只见淡淡的云彩映照在落日余晖下的荒野上,画面既美又略带凄凉,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过往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变化的从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