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古木

楞伽古木山门前,下有山石摩苍天。

道林卓锡旧种此,髣髴于今八百年。

皴皮刳腹不自爱,犹是童童一车盖。

矫然化作龙虎蟠,劲节不为霜雪改。

或时孤高烈风起,苍茫白日雷雨至。

从容下荫数百人,赤金六月流清气。

卷曲拥肿也可怜,天赋樗散终天全。

道材不世骨已朽,人间岁月何足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楞伽树,生长在山门前,历经八百年风雨,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变迁。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棵树的形态与精神。

首先,诗人描述了楞伽树的生长环境:“楞伽古木山门前,下有山石摩苍天。”一棵古老的楞伽树矗立在山门前,其根部深深扎入岩石之中,仿佛要与天空相接,展示了其坚韧的生命力和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接着,诗人赞美了楞伽树的古老与独特:“道林卓锡旧种此,髣髴于今八百年。”楞伽树曾被道林(可能指僧侣或道士)所种植,如今已历八百年,见证了历史的更迭。这不仅是一棵树的寿命,更是时间的见证。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楞伽树的形态:“皴皮刳腹不自爱,犹是童童一车盖。”楞伽树的树皮因岁月而变得粗糙,但其内部依然坚实,如同一个巨大的车盖,既体现了树的沧桑感,也展现了其内在的稳定与力量。

“矫然化作龙虎蟠,劲节不为霜雪改。”楞伽树的枝干盘旋向上,仿佛化作了龙虎的姿态,即使在严寒的霜雪中,其坚韧的节操也不改变。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楞伽树比作龙虎,强调了其生命力的顽强和不屈。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楞伽树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表现:“或时孤高烈风起,苍茫白日雷雨至。从容下荫数百人,赤金六月流清气。”在狂风骤雨中,楞伽树依然挺立,为数百人提供庇护,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散发出清凉之气。这不仅展现了楞伽树的实用价值,也体现了其对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楞伽树的怜悯之情:“卷曲拥肿也可怜,天赋樗散终天全。”尽管楞伽树的形态可能显得有些扭曲和臃肿,但这正是其自然天性的体现,不应被轻易否定。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独特美的欣赏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楞伽古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顺应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

收录诗词(77)

张伯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赵子固水仙图

裙长带袅寒偏耐,玉质金相密更奇。

见画如花花似画,西兴渡口晚晴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赵德辉宣慰代友人偿债卷

人以利为利,利等丘山高。

能以义为利,其利轻鸿毛。

伟哉赵使君,重义轻币刀。

周急乃君子,而况同气交。

交游负宿债,代偿曾不劳。

锥刀抵死竞,纷纷笑儿曹。

义风久不作,千载空寥寥。

佳声足传播,复有御史谣。

余时亦安用,但续金之貂。

尚愿君侯心,推之及蓬蒿。

又愿君侯位,钧衡早持操。

跻民富寿域,永永无逋逃。

形式: 古风

送卢处道提刑陕西

绣衣直指上长安,白简风生吏胆寒。

三辅舆情应日望,九秋一鹗上霄抟。

吟边嵩华云间供,画里周秦马上看。

到后相逢李夫子,谓余白发已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沁州玄都观张汉卿

为问张卿自别离,桃花几度发新枝。

玄都宫阙连霄汉,故国山川入梦思。

雪屋未忘餐豆粥,晴窗曾看理瑶丝。

而今发白朱颜改,只有新诗似旧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