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郊》由金代诗人刘迎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郊野的宁静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首句“秋水四五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水之清浅,暗示季节的转换与环境的宁静。接着,“暮山三两峰”则以远山作为背景,增添了几分苍茫与深远感。这两句通过水与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浮云白毫相,落日紫金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变化。浮云轻盈,与天边的落日形成鲜明对比,色彩斑斓的落日映照在云层之上,呈现出紫金色的光辉,既壮丽又富有诗意。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蓑笠前村笛,楼台古寺钟”则是对乡村生活的描绘。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乡间的宁静与和谐;古寺的钟声,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之中。
最后,“殷勤小平远,图画记渠侬”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情赞美与留恋。这里的“小平远”指的是诗人对眼前景致的细致观察与欣赏,而“图画记渠侬”则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画作来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与他人分享这份情感与记忆。
整体而言,《秋郊》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温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与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秋日的郊野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