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

秋水四五尺,暮山三两峰。

浮云白毫相,落日紫金容。

蓑笠前村笛,楼台古寺钟。

殷勤小平远,图画记渠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秋郊》由金代诗人刘迎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郊野的宁静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首句“秋水四五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水之清浅,暗示季节的转换与环境的宁静。接着,“暮山三两峰”则以远山作为背景,增添了几分苍茫与深远感。这两句通过水与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浮云白毫相,落日紫金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变化。浮云轻盈,与天边的落日形成鲜明对比,色彩斑斓的落日映照在云层之上,呈现出紫金色的光辉,既壮丽又富有诗意。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蓑笠前村笛,楼台古寺钟”则是对乡村生活的描绘。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乡间的宁静与和谐;古寺的钟声,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之中。

最后,“殷勤小平远,图画记渠侬”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情赞美与留恋。这里的“小平远”指的是诗人对眼前景致的细致观察与欣赏,而“图画记渠侬”则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画作来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与他人分享这份情感与记忆。

整体而言,《秋郊》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温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与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秋日的郊野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79)

刘迎(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 生卒年:约1144—1180

相关古诗词

次刘元直韵二首(其一)

秋来何事忆归频,正以家无妒妇津。

未许桂枝招隐士,不妨桃叶赠行人。

梦䰟历历千山远,客宦悠悠五斗贫。

犀箸鸾刀许何日,归来举案得纷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刘元直韵二首(其二)

半年归梦别离间,只有音书雁足还。

罗幕翠横秋掩冉,玉壶红湿泪斓斑。

天明不作雾非雾,月破可怜山复山。

准拟春风对眉膴,一尊相对洗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夜雨

海山何处是蓬瀛,节物催人意自惊。

客里厌逢今旧雨,梦馀愁听短长更。

故园颇觉归期缓,老境难堪此段清。

想得诗成正萧瑟,竹窗灯火夜微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代人忆旧

缓步素丝障,微吟紫绮裘。

醉便风侧帽,歌爱月明楼。

犀轴题春恨,铜荷滴夜愁。

风流十年梦,灯火漫扬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