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二岭行

出童公,入童公,一岭二水分西东。

前山万竹入新路,新路苍海通方蓬。

入黄甘,出黄甘,一山二水分北南。

北南百谷会江海,镇亭下注南山潭。

问君何事经二岭,辟寇辟兵探绝境。

青山两路双阙开,桑柘人烟在深井。

迢迢横过澄溪头,水风激激流人影。

篮舆落日黄泥坂,短策东风日将晚。

深竹人家少邻并,麦苗翠被铺平田。

忍饥犹自念民饥,饼饵风来一饱宽。

况今圣算穷幽遐,检括丁口究阡陌。

或说更戍起南氓,或议关防驱北客。

中原陇土少人耕,何惜就宽因去窄。

自古先王订版图,兵农合一如常式。

呜呼先王为民定军例,后王为军定民籍。

呜呼老儒临风三叹息,为国何如惜民力。

形式: 古风

翻译

童公出山又归山,东西分界似两川。
前行万竹映新径,直通大海蓬莱边。
入山黄甘出山甜,南北分界水相连。
百谷汇聚江海边,镇亭之下注南山潭。
请问为何越岭行,避敌探险探荒境。
两路青山双阙开,深处人家井水清。
横过溪头影摇曳,篮舆夕阳黄泥坡。
短杖东风日西斜,竹林人家少邻居。
麦苗翠色覆平田,忍饥仍念百姓饥。
当今圣明虑深远,户籍田亩详调查。
有人说要调防备,有人说驱赶北方客。
中原少人耕陇地,宁愿宽松免劳役。
古来先王定疆界,兵农合一成定制。
先王为民生定军规,后王为军制定户籍。
老儒感叹风中起,忧国忧民情切切。
为国之道当惜民力,此乃治国之根本。

注释

童公:童公,可能指某位隐居或出仕的人物。
一岭二水分西东:东西方向的山脉和河流分隔。
苍海:形容大海的颜色深青。
篮舆:竹编的轻便小车。
短策:简短的手杖。
丁口:人口,包括成年男子和儿童。
版图:领土划分的地图。
兵农合一:军事与农业相结合的制度。
叹息:表示感慨或悲伤的情绪。

鉴赏

这首宋代舒岳祥的《出入二岭行》描绘了诗人行经两座山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首联以“出童公,入童公”起笔,形象地展示了山岭的分界,随后通过“万竹新路”与“一山二水分北南”的描绘,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道路的开辟。诗人借“辟寇辟兵探绝境”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治理的关注。

中间部分,诗人描述了山间田园生活的宁静,“篮舆”、“短策”等意象,以及“深竹人家”、“麦苗翠被”,展现了乡村的恬淡与富饶。然而,他也关注到百姓疾苦,“忍饥犹自念民饥”,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政策的期待。

最后,诗人反思历史,批评后世帝王忽视兵农平衡,过度征发,导致“中原陇土少人耕”。他呼吁回归古代先王的兵农合一制度,强调以民为本,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去春达善分碧桃移植篆畦今春已作蕊达善前有见过之约偶立花下口占寄之(其一)

春衫露染玉肌寒,来自于阗植小园。

欲寄平安无好句,不如来此共凭栏。

形式: 七言绝句

古思二首(其二)

饥饿未必死,甘腴能杀人。

憔悴未必殒,逸乐能丧身。

所以岩谷槁,以俭全其真。

秉耒自耕野,腰斧躬采薪。

亦复诵书史,自负亨经纶。

兵寇幸无恙,委蛇保天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古思二首(其一)

耿耿不可忍,相思在东北。

花月以为姿,风露以为食。

取我虞氏琴,一弹三叹息。

泠然不可寻,变为湘江瑟。

湘江深复深,哀哀泪千尺。

形式: 古风

古意

客从南方来,遗我薰风琴。

薰风未易致,且奏易水吟。

高浪忽起立,四顾变愁阴。

征马立踟躇,旁人泪沾襟。

壮士不畏死,怒发竖森森。

长揖辞四坐,秦关无阻深。

燕客视秦王,已若罝中禽。

一朝事不成,易水有悲音。

请君且勿弹,此曲伤人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