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次韵翁常之苦热吟

羲和不弭驭,炎帝方秉机。

孰不爱赵衰,谁肯触武威。

岂知铄金石,乃得齐璿玑。

鹿角甫云解,葵箑无停挥。

万宝成南讹,一枕安北扉。

殿閤施馀薰,茅茨溥增辉。

鼎鼎百年内,咄咄七十稀。

临流抒我怀,新浴振我衣。

雷雨急生凉,天恩觉沦肌。

诗来取静胜,句到不吾欺。

盛服思客位,重铠念边陲。

当暑如怀秋,秋至勿兴悲。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喜雨次韵翁常之苦热吟》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从酷热转为清凉的喜悦与感慨。

首联“羲和不弭驭,炎帝方秉机”以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羲和与炎帝,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景象。接着“孰不爱赵衰,谁肯触武威”则以赵衰与武威的典故,表达了对避暑的渴望与对炎热的无奈。

“岂知铄金石,乃得齐璿玑”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夏日的酷热比作能熔化金石的力量,而“齐璿玑”则是珍贵的宝石,暗示了人们在酷热中寻求清凉的渴望。接下来“鹿角甫云解,葵箑无停挥”描绘了鹿角解冻、葵扇不停挥动的情景,生动展现了从炎热到凉爽的变化过程。

“万宝成南讹,一枕安北扉”以“万宝”象征各种物品,暗示了夏季的丰富物产,而“一枕安北扉”则描绘了人们在凉爽的夜晚安然入睡的场景。随后“殿閤施馀薰,茅茨溥增辉”通过宫殿与茅屋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环境下的清凉感受。

“鼎鼎百年内,咄咄七十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意指人生不过百年,能活到七十岁已属不易。接下来“临流抒我怀,新浴振我衣”描绘了人在清凉的水流旁抒发情感,沐浴后衣物焕然一新的情景。

“雷雨急生凉,天恩觉沦肌”以雷雨带来清凉,象征上天的恩赐,让人感受到清凉深入肌肤。最后“诗来取静胜,句到不吾欺”表达了通过诗歌寻找内心的宁静,诗句真实不虚的感慨。

“盛服思客位,重铠念边陲”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角色的思考,以及对边疆安全的忧虑。“当暑如怀秋,秋至勿兴悲”则以夏日如秋日的比喻,提醒人们珍惜当前的凉爽时光,避免因未来的季节变化而产生悲伤的情绪。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酷热到清凉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酬常之

理极终必复,孰逃造化机。

司夏流中气,执衡振严威。

有怀渴云霓,不愿雨珠玑。

油然起崚嶒,闪若惊霍挥。

嘉泽彻中霄,凉飙入重扉。

良苗固怀新,冶叶亦生辉。

从欲天匪私,屡丰古实稀。

垂老藉香火,凌晨肃裳衣。

百拜屈我躬,万感铭我肌。

兹生每有逢,末路敢为欺。

正尔饱丘壑,及此轸疆陲。

念终抱愧耻,已矣徒伤悲。

形式: 古风

中秋见怀

明月出海底,先照彤庭墀。

正以合德故,争效朝宗驰。

须臾散精彩,普率扬明辉。

常时或显晦,所历随茫瀰。

及兹秋中气,燎然光满规。

岂但碧汉澄,无复宿雾披。

如坐水晶宫,更泛碧琉璃。

凛凛栗肤发,炯炯析毫釐。

竟欲乘浮槎,试与穷垠涯。

或拟斫却桂,或云生桂枝。

蟾宫到者折,不生岂不稀。

玉斧修何事,倒即无倒期。

沉吟自绝倒,痛饮忘倾攲。

兹辰病因仍,良行觉支离。

始行浮云多,犹欲一口吹。

东床念斋夕,妙语寄相思。

词到律自协,意古趣更奇。

今虽减冰轮,犹照蘸甲卮。

寄声巷南翁,斯辰可无诗。

我欲资隽永,庶以得自颐。

形式: 古风

侍南轩先生卷云亭望岳麓积雪分韵得初作二字

新元既涉九,腊尾春未初。

司寒励馀职,飞雪来庭除。

因风稀复密,潜阴惨还舒。

瑞色入陇麦,祥膏润园蔬。

未足映书读,已宽带经锄。

和气融比屋,所积惟林庐。

怅焉起遐观,未知问所如。

南轩笑领客,操已敢作疏。

岂无门下生,不肯升篮舆。

冲泥按徐辔,秀句生蹇驴。

卷云毕清集,湖山眇开予。

蜿蜒翠麓中,万瓦参琼琚。

急扫供茗事,隔江竟烦渠。

终日乐未央,不为食有鱼。

十韵分九人,其一固闰馀。

并以属汰砾,敢下冯妇车。

屯云方杂沓,二白难踌躇。

须公专吟笔,载赓仍屡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张时可席上喜雪分韵得水字时予后至周希稷期而不集

寒威逼重帏,皓彩堕庭戺。

不谓晦日愁,乃有丰年喜。

更长要深杯,客缓愧停己。

后来固自佳,不至犹可纪。

传香共分题,索笑惊落纸。

摩挲玉梅瓶,冻合西湖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