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烟波亭

倚遍南楼更鹤楼,小亭潇洒最宜秋。

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又一州。

豪杰不生机事息,古今无尽大江流。

凭栏日暮怀乡国,崔颢诗中旧日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已遍览南楼和鹤楼,小亭清雅最适合秋天游。
江面烟波浩渺如接天,仿佛来自三峡,对岸的楼阁又是一个州。
英雄豪杰的时代已经过去,历史长河中只有长江永恒流淌。
傍晚时分倚着栏杆,怀念故乡,这情景就像崔颢诗中的旧日忧愁。

注释

倚遍:遍览。
南楼:南方的高楼。
更:再。
鹤楼:以鹤命名的楼。
小亭:小型亭子。
潇洒:清雅。
宜:适合。
秋:秋天。
接天:连接天空。
烟浪:水面上的雾气和波浪。
来:源自。
三峡:古代中国长江上的三大峡谷。
隔岸:对岸。
楼台:楼阁。
又一州:另一个州。
豪杰:英雄豪杰。
生机事:英雄辈出的时代。
息:消逝。
古今:从古至今。
大江流:长江的永恒流动。
凭栏:倚靠栏杆。
日暮:傍晚。
怀乡国:怀念家乡。
崔颢诗:指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旧日愁:过去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鄂渚烟波亭》,描绘了鄂渚烟波亭的景色以及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感慨。首句“倚遍南楼更鹤楼”,写诗人游历过众多楼阁,最后来到这鄂渚烟波亭,显得格外向往和惬意。"小亭潇洒最宜秋",点出亭子的清雅与秋季的宁静相得益彰。

"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又一州",这两句描绘了壮丽的江景,烟波浩渺仿佛来自三峡,对岸的楼台又展现出城市的繁华,展现了鄂渚地理位置的开阔和壮观。

"豪杰不生机事息,古今无尽大江流",诗人借江水的永恒,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同时也寓言世间人事的变迁,唯有江河长流,恒久不变。

最后,"凭栏日暮怀乡国,崔颢诗中旧日愁",诗人站在栏杆边,夕阳西下,不禁勾起了思乡之情,联想到崔颢的诗句,更添了几分愁绪。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隆兴度夏借东湖驿安下

面对一池荷,四旁杨柳坡。

树阴遮日少,屋敞受风多。

疑是清凉国,暂为安乐窝。

人人争避暑,老子自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随军转运司王宣子上巳日会客

边头相遇若相期,又见随军转运司。

忆昨醉君京口酒,伤今读我石壕诗。

兰亭饮客酬佳节,淝水收功定几时。

准拟看花花较少,春风全在绿杨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雪后暖

先腊梅花谢,不冰溪水流。

早尝春菜饼,暖卸木终裘。

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

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麻城道中

三杯成小醉,行处总堪诗。

临水知鱼乐,观山爱马迟。

林塘飞翡翠,篱落带酴醾。

问讯边头事,溪翁总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