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知蝴蝶是庄周,开口蘧蘧笑未休。
若使人生浑似梦,谁能更解许多愁。
这首诗《梦笑》由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为题,探讨了人生如梦的哲理。
首句“不知蝴蝶是庄周”,借用庄子化蝶的典故,引出对自我身份与现实界限的疑问,暗示人生的虚幻与变幻莫测。庄周梦为蝴蝶,醒来后不知是自己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自己的疑惑,此处借以表达对人生真实性的思考。
次句“开口蘧蘧笑未休”,“蘧蘧”形容梦中之态,这里指诗人对于人生如梦的感悟,以笑声来面对这份虚幻与不确定,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调侃,也是对内心深处复杂情感的释放。
后两句“若使人生浑似梦,谁能更解许多愁”,进一步深化主题,提出如果人生真的如同一场梦,那么人们又如何能从中找到解脱,消除无尽的忧愁?这不仅是对人生本质的追问,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虚幻的感慨,以及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寻求解脱的渴望。于慎行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哲学思考融入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灞上魂销已隔年,御沟烟柳送潺湲。
春深欲问南来雁,知到潇湘若个边。
握手离亭一黯然,北风吹送渡江船。
斗边自上丰城气,明月谁知是各天。
与君连棹谒枫宸,五见长安碧草春。
今日送君江上去,自怜犹作未归人。
年年陌上起骊歌,别恨秋声可奈何。
欲折一枝桥畔柳,长条零落已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