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混元峰(其一)

孤杖千峰病起时,江山如此更何之。

三年奔走风尘暗,九日登临草木衰。

樽酒相逢人去远,乡书不至雁来迟。

八溟秋色真寥廓,极目苍云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在混元峰上所见的壮丽江山,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联“孤杖千峰病起时,江山如此更何之”以“孤杖”开篇,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病愈后独自行走在群山之中的孤独与坚韧,同时通过“江山如此”四字,将眼前壮美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巧妙融合,引出下文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

颔联“三年奔走风尘暗,九日登临草木衰”则通过时间的跨度和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诗人三年来的奔波劳碌和内心世界的沧桑变化。这里的“风尘暗”不仅指旅途的艰辛,也暗喻了世事的变幻莫测,“草木衰”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颈联“樽酒相逢人去远,乡书不至雁来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异乡的酒宴上,诗人与友人相聚,但转眼间友人又离别而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而“乡书不至雁来迟”,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书迟迟未到的无奈与期待。

尾联“八溟秋色真寥廓,极目苍云有所思”收束全诗,以广阔的秋色和苍茫的云彩作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这里的“八溟”泛指广阔的空间,与“秋色”、“苍云”共同营造出一种深远而辽阔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和自然变迁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3)

殷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官员、诗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政事多务清简。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偕同官疏谏,以峭直称。有志诗文,才情富赡,为“十才子”之一。撰有《石川集》四卷.

  • 字:近夫
  • 号:石川
  • 籍贯: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
  • 生卒年:1480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九日登混元峰(其二)

去年独酌临沧海,今日相携上翠微。

寒菊向人如有待,故园何日可言归。

云连溟涨三山远,风掠峦嵓万木稀。

多病不堪频北望,干戈空使泪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候王萧山不至

十日狂风吹敝裘,坚冰塞道阻征舟。

雪残野岸怜春草,波静芳洲喜狎鸥。

千里乡关归渐近,百年奔走欲何求。

系帆把酒空怀子,斜日孤云起暮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卧病县斋

驱役犹堪松竹林,病来偏动故园心。

鸟啼短榻客初起,云暗空斋山欲阴。

未鍊丹砂惭墨绶,聊歌白雪寄瑶琴。

东风走马长安道,芳草於今深又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严陵濑

我愧不如严子陵,钓滩深处乱山青。

云台当日多王业,天汉千年自客星。

遗迹可怜开翠壁,乘桴终去入沧溟。

满江风雨愁兰枻,吾道无劳问洞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