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殷云霄所作的《严陵濑》。诗中以严子陵为引子,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向往之情。
首联“我愧不如严子陵,钓滩深处乱山青”,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无法与严子陵相比,后者在深山中的钓鱼生活让他心生敬佩。这里的“乱山青”描绘了一幅山色葱郁、生机勃勃的画面,隐喻了严子陵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颔联“云台当日多王业,天汉千年自客星”,将严子陵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相提并论,暗示严子陵虽非帝王将相,却也拥有不凡的志向和品格。云台象征着功勋卓著的战场,而天汉则指银河,客星则是游离于群星之外的星星,这里用以比喻严子陵虽为隐士,但其精神光芒依然璀璨。
颈联“遗迹可怜开翠壁,乘桴终去入沧溟”,诗人感叹严子陵留下的遗迹在翠绿的山壁上显得格外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严子陵最终选择乘筏远行、归隐大海的惋惜与理解。翠壁象征着严子陵隐居之地的自然美景,而沧溟则代表了他追求自由、远离世俗的决心。
尾联“满江风雨愁兰枻,吾道无劳问洞庭”,诗人借景抒情,用满江的风雨和愁绪的兰枻(小船)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他似乎在说,虽然自己的道路可能充满风雨,但并不需要去询问洞庭湖这样的传统象征之地,暗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和归宿。整个尾联充满了对个人命运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严陵濑》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严子陵及其生活态度的钦佩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人生道路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