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孟与山居寒雨(其一)

飒沓遍林阿,村居奈雨何。

市声到壑尽,幽事傍农多。

山作重重睡,畦添白白波。

槿垣竹户外,相近不相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雨中的山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雨景的静谧与生机。

“飒沓遍林阿”,开篇即以“飒沓”形容雨声,生动地描绘了雨点在林间穿梭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雨中特有的氛围。“遍林阿”则进一步强调了雨的普遍性,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被雨水覆盖的世界。

“村居奈雨何”,紧接着表达了对雨天乡村生活的无奈与感慨,雨似乎成为了影响日常生活的因素之一。

“市声到壑尽”,通过对比,突出了雨天的寂静,市井的喧嚣在山谷中消失殆尽,展现出雨后山间的宁静与祥和。

“幽事傍农多”,转而关注于雨后山间的生活细节,暗示了农事活动在雨后的恢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山作重重睡,畦添白白波”,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比作沉睡的巨人,畦田上则因雨水的汇聚而形成白色的波纹,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山川的美丽景象。

“槿垣竹户外,相近不相过”,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邻里之间的亲近与疏远,虽然近在咫尺,却因各自忙碌或沉思而未有交集,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寒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潘孟与山居寒雨(其二)

入室始搴萝,支床藉以蓑。

村醪堪一醉,鼓腹亦当歌。

淅淅雨如注,殷殷雷乍过。

惊闻豚犊响,起问夜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冬雨閒居(其一)

寒到天边减,雨偏冬后淫。

一閒消客况,万感入乡心。

乞火修山屐,绽囊护旅琴。

更嫌风稍紧,移药傍廧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冬雨閒居(其二)

也知身是赘,何必更言家。

天外浮皆水,波心泊似槎。

俸贫难宠鹤,门冷任邮鸦。

雨过阶前绿,茸茸茁菜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冬雨閒居(其三)

虽然焚不律,时复搅枯肠。

混沌留顽窍,希夷教睡方。

岂堪题傲吏,或者恕清狂。

窗外人声过,生徒到讲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