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友人二首(其一)

比日逢春社,占龙得贲山。

虽能素愿合,未放老身閒。

家世绵延远,功名指顾间。

自应天有助,一到一开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和答友人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对家族传承的自豪感。

首句“比日逢春社”,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春社的日子遇到了友人,春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通常在春季举行,以祈求农业丰收。这句诗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的对话将充满情感与深意。

“占龙得贲山”一句,可能是指诗人通过某种方式预测或期望能够得到贲山的龙脉之助,寓意着对未来事业或生活的美好期许。贲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力量、财富或机遇,是诗人内心愿望的寄托。

“虽能素愿合,未放老身閒”表达了诗人虽然有朴素的愿望,但并未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显示出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里的“素愿”可能是对家庭、事业或个人理想的追求,“老身閒”则暗示了诗人虽年岁渐长,但仍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有所作为。

“家世绵延远,功名指顾间”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家族传承的自豪感以及对于功成名就的期待。他认为自己的家族历史悠久,且自己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功名,体现了他对家族荣誉和个人成就的重视。

“自应天有助,一到一开颜”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相信上天会帮助他实现愿望,每当接近目标时,他的心情就会变得愉悦。这种乐观的态度,既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也是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抱有希望、对于家族传承感到自豪、并坚信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个人理想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和答友人二首(其二)

春来自多雨,行处只逢山。

赋分皆可乐,贪生常不閒。

人归挑菜处,鸟语落梅间。

翻恨新增酒,何从解醉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食笋二首(其一)

燕雀初为友,烽烟近卜邻。

不嫌千语聒,只怕一笼新。

病眼常如睡,归心喜似人。

柈餐犹见笋,未省已无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食笋二首(其二)

疏帘不碍日,缺甃宛如塘。

默坐千名佛,忘形一炷香。

卷中贪味永,镜里任颜苍。

饮后才推枕,逡巡又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谢陈无己相访

下直来天禄,柴荆故远求。

论心日恨短,归路雨无忧。

红叶缤纷晚,黄花烂缦秋。

会须寻此况,击节再相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