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卜算子·秋夜寄外》由清代诗人王睿(智长)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人的凄美画面。
首先,“风急雁书空,露冷蛩吟户”,这两句以自然景象开篇,风急雁过,仿佛传递着远方的信息;露冷蛩鸣,营造出秋夜的清冷氛围。雁字回时,常被古人用来寄托思乡之情,而此时的雁书空,暗示了远方消息的渺茫。露冷蛩吟,则是秋夜特有的寂静与凉意,通过细微的生物活动,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情绪。
接着,“莫道秋来便可怜,有恨凭谁诉”,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秋夜的感慨和内心的痛苦。在秋天到来之时,人们往往容易感到孤独和悲伤,但诗人在此强调,即便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内心的情感也并非无处可诉,只是无人能理解或倾听。这种无奈和孤独感,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情感的理解。
最后,“记起意中情,惹却心头苦。咒得银河不肯明,坐到三更鼓”,这几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回忆起与爱人的美好时光,这些回忆不仅带来了甜蜜,同时也引发了更深的思念和痛苦。他甚至诅咒银河不显明,希望时间能够停止,以此来延缓内心的煎熬。最终,主人公独自坐在那里,直到深夜的钟声响起,这一夜的思绪和情感,如同银河般深邃而难以言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思念与痛苦,以及对远方爱人深深的眷恋。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离别与相思时普遍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