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暂幸珠筵地,俱怜石濑清。
泛流张翠幕,拂迥挂红旌。
雅曲龙调管,芳樽蚁汎觥。
陪欢玉座晚,复得听金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幸岳寺的宴会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
"暂幸珠筵地,俱怜石濑清" 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色之美好的感慨。这里的“珠筵”指的是寺庙中用来供奉佛像的垫子,而“石濑”则是山间清澈的小溪,诗人将它们比作珍贵之物,表达了对这份宁静和谐氛围的珍惜。
"泛流张翠幕,拂迥挂红旌" 描述了一种宏大而壮丽的场景。水流如同绿色的帷幕打开,而红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节庆和喜悦的气氛。
"雅曲龙调管,芳樽蚁汎觥" 则转向了宴会中的音乐与饮食。诗人提到优美的乐曲和精致的酒器,这些都是古代宴席上常见的享受。
最后,"陪欢玉座晚,复得听金声" 表达了诗人在这愉悦的夜晚中,与友人们共度良辰,同时又得以重温那美妙的音乐之声。这里的“玉座”可能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坐椅,而“金声”则是对音乐最好的赞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幸岳寺宴会上的美好体验,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进行珍惜和享受的态度。
不详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翼翼高旌转,锵锵凤辇飞。
尘销清跸路,云湿从臣衣。
白羽摇丹壑,天营逼翠微。
芳声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橤续开花。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
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
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
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