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歌(其二)

月娟娟兮初生,日淡淡兮馀曜。

当兹辰兮有怀,倚柴门兮永眺。

彼渔父兮何为,支两膝兮垂钓。

夕阳尽兮忘归,临清流兮自照。

袭芳草兮相盼,余与子兮同调。

欲有言兮无辞,览前林兮微笑。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月娟娟兮初生,日淡淡兮馀曜”,以月之初升和日之将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当兹辰兮有怀,倚柴门兮永眺”两句,诗人表达了在特定时刻内心的情感波动,选择倚靠柴门长久地眺望远方,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彼渔父兮何为,支两膝兮垂钓”,诗人转向对渔父的观察,渔父在岸边支起膝盖,垂钓于水边,这一场景既平凡又充满诗意,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夕阳尽兮忘归,临清流兮自照”,描述了渔父在夕阳西下时忘记归途,独自站在清澈的水流旁,映照着自己的身影,这一画面充满了孤独与自我反思的意味。

“袭芳草兮相盼,余与子兮同调”,诗人与渔父之间似乎产生了某种共鸣,共同欣赏着周围的芳草,彼此相视,心有灵犀。最后,“欲有言兮无辞,览前林兮微笑”,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的话语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只能通过微笑来传达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他环顾四周的树林,似乎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灵感与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春晴

短袷狎轻风,檐牙映日红。

水流残雪外,家住鸟声中。

柳怯颜宜笑,梅欹韵特工。

故人春倍好,应访百花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往枫溪看梅经梅花道人弟园址

从此西行去,春风处处花。

沙弥留碣否,乱石拥残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代简答友人问舟

大雪扑空下,兼之失轻舟。

咫尺困沮洳,停云思悠悠。

一朝曜春晖,欣欣动生意。

鸟啼鸡亦鸣,堤杨发新翠。

舟失不复归,沮洳已平地。

三复杕杜章,浊醪愿同醉。

形式: 古风

宿荻秋庵水阁(其一)

夜半溪声到枕边,数行哀雁落青天。

依稀酒醒残杨岸,冷月秋风系小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