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豫章城南寄友生李用巽兄弟

翠谷环居似太行,谢家庭树玉生光。

题诗晚集松萝径,共被秋眠山水房。

城郭楼台堪怅叹,江湖风雪苦凄凉。

雁行霄汉他年事,宁厌云林白日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诗人梁寅站在豫章城南,眺望远处的山峦,心中涌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翠谷环居似太行,谢家庭树玉生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谷环绕、树木如玉的美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的静谧与和谐,也暗含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

颔联“题诗晚集松萝径,共被秋眠山水房”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诗人与友人在松萝小径上聚会题诗,共享秋夜山水的宁静,这不仅是一次文学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契合,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审美追求。

颈联“城郭楼台堪怅叹,江湖风雪苦凄凉”转而抒发了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城郭楼台虽美,却也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江湖风雪则更加凸显了人生的艰难与孤独,这种对比中蕴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

尾联“雁行霄汉他年事,宁厌云林白日长”以雁群翱翔于天际作为结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生活的珍视。尽管人生旅途充满风雨,但诗人依然期待着与友人共享云林间的悠长白昼,体现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52)

梁寅(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字:孟敬
  •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 生卒年:1303——1389

相关古诗词

凤洲上同刘仲修到郡城

云中城郭似蓬莱,叠屿重洲绿水回。

寺近松关微雨送,津浮兰艇好风催。

鸡豚荒径人烟僻,鹳鹤平林画障开。

正待幽寻遣羁思,青鞋黄帽喜追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仲修宅春日分韵得园字

疏雨澹澹烟沙村,花边石梁通小园。

荻芽水生鱼欲上,松林日暮鸦争喧。

春醪倾玉浑易醉,世事翻云谁与论。

群俊题诗拟陶谢,且同烧烛坐东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送文彦高归西昌

日照江头花片肥,春香冉冉袭行衣。

兰苕雨过棹初发,杨柳月圆人定归。

金凤晴沙时入梦,白鸥芳渚坐忘机。

春深为想重来日,桐叶清阴莺乱啼。

形式: 七言律诗

社日

去年钤北愁多难,今岁城南将过春。

为客偶同王谢燕,归农犹愧葛怀民。

杏桃烟际红相向,桑柘雨中青未匀。

童稚莫嗔无社假,好题新句答芳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